第九十七章 转变(1 / 2)

嫡女为凰 逐夜 1128 字 25天前

姜绾换了一身碧色衣裳,便带着书棋往禅竹院去了。

如今是夏日,昼长夜短,即使快到了用晚膳的时间,天色还是很亮。

路上,书棋便将凝珠告诉自己的话转述给了姜绾。

姜绾听完只是笑了笑,神色平静。

“这并不像姜灵溪的作风,只怕是受了高人指点吧。”

书棋一愣,说道,“难道是夫人离府前,请来的那位妈妈。”

叶氏担心自己不在府上,姜灵溪会面临无人看顾的处境,因此在临行前特意从叶家请来了一位妈妈。

可说完,书棋心中却不大相信。毕竟姜灵溪一向骄纵蛮横,连也叶氏的话她都不一定听得进去,怎么会接受一个刚认识的嬷嬷的指点。

“等到到了祖母,亲眼见见便知。”姜绾说道。

走到禅竹院外,姜绾便闻到一阵美食的香气。

“好香啊。”书棋轻声叹道。

“大小姐。”院门内的几名丫鬟和嬷嬷见到姜绾连忙行礼道。

整个禅竹院中的奴婢仆妇见到姜绾都格外热情,毕竟她们最清楚老夫人对待姜绾与众不同的重视,是府内其他几名小姐都无法比拟的。

她们看着姜绾出众的容颜,又是姜家嫡长女的身份,若是有老夫人推上一把,以后只怕是要有大造化的。

姜绾踏进室内正房,便看到了十分不同寻常的一幕。

红木方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品,而立在一旁布菜的竟然是姜灵溪。

姜灵溪的眉眼清丽,脸上已经看不出疤痕,可细看之下可见涂得脂粉有些浓,她垂着眸子,仪态十分端庄。

“祖母,这道菜是清炖鸭子,我亲自在膳房盯着炖煮了许久,已经煨得酥烂,汤汁也很清淡。”姜灵溪语气轻柔,神色恭敬,与从前判若两人。

蒋氏“嗯”了一声,手中捻着佛珠,坐在一旁的榻上闭目养神。

姜灵溪的神色并没有因为蒋氏的态度而变化,而是继续恭敬地介绍,“这是佛跳墙,烧鹿筋,都是按照祖母喜爱的口味制作的。”

“你有心了。”蒋氏不咸不淡地说道,连眼皮子都没抬。

姜绾将这个场景尽收眼底,又将目光落到站在姜灵溪身边的一位妈妈上。

这位妈妈四十多岁的年纪,瘦长脸,貌不惊人,她看起来不苟言笑,安静地垂手立在一旁。

自从她来到姜府之后,姜灵溪的性格看起来温顺收敛了许多,看来这段时间被禁足学习规矩颇有成效。

“绾儿来了。”蒋氏注意到了姜绾走进来,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温和的笑意。

“祖母。”姜绾微笑着走上前去。

蒋氏拉着她坐到自己的身边,笑着拍了拍姜绾的手道,“你来得巧,今日有口福了。”

众人露出各异的神色,蒋氏对待姜绾重视和热切的态度,与对待姜灵溪大相径庭。

“都是托二妹妹的福。”姜绾抬眸看着姜灵溪,笑容不变。

姜灵溪拿着筷子的手却僵了一下,脸色也不由沉了一分,等听到身旁的妈妈轻轻咳嗽了一声,她才立刻反应过来。

“大姐姐客气了,说来我们好些时候没有一同用膳了。”姜灵溪连忙露出笑容道。

姜绾注意到了姜灵溪表情细微的变化,不动声色地笑道,“是啊,上次一同用膳,似乎还是二弟弟回府那日。”

姜灵溪想到那日的场景,脸色一白,却还是笑着说道,“还是姐姐的记性好。”

“这位妈妈似乎有些眼生。”姜绾扫了眼姜灵溪身边的妈妈,淡淡说道。

“回大小姐,奴婢姓赵,原先是在叶统领府上伺候的。”赵妈妈开口道,语气不卑不亢。

“哦,赵妈妈。”姜绾神色自若地点头道。

蒋氏闻言也看了她一眼,神色缓和了一些,“这段时间溪儿确实长进了不少,处事也有了些分寸,你的功劳不小。”

“老夫人过奖了,二小姐是大家闺秀,天资聪颖,秀外慧中,奴婢不敢居功。”赵妈妈一本正经地垂眸说道。

听到这话,屋内一众仆妇神色不变,心中却不以为然,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娇蛮的二小姐实在不恰当。

姜灵溪脸不红心不跳,飞快地看了一眼蒋氏的脸色,露出了一丝愧疚的神色,说道,“从前是溪儿不懂事,不知何为长幼有序,处事谦卑,往后我一定会谨慎处事,事事皆以姜家的名声为先。”

这话倒是说得滴水不漏,姜绾眸子黑得发亮,看着姜灵溪笑而不语。

蒋氏看着姜灵溪半晌,放下了手里的佛珠,淡淡说道,“但愿你心中也是这么想的吧。”

接着她在姜绾的搀扶下,坐到了桌前。

“好了,你们姐妹不必拘束,都动筷吧。”蒋氏温和地说道。

这顿饭吃得很和平,两人之间也并没有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