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两个女人的对话(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29 字 4个月前

上门都是客。白玉茹找上门来说自己的事,张畅不能不听着,当然,也就是听听而已。以前怎么没有发现白玉茹怎么这么没脑子呢,人家都是把隐私藏的越深越好,可她倒好,恨不得把细节过程都说给别人。

白玉茹可怜巴巴地看着张畅:你说,我怎么办呢?

凉拌,还能咋办?张畅皱着眉头:你也是个奇葩,和人做了十年夫妻到头来没领证,孩子都上小学了,才发现爹来路不正。你说你怎么这么心大?

白玉茹说:我们那都是这样,先上车后补票的。再说了,我是被强迫的,又不是自愿,谁知道怎么就那么巧?

你啊,让我怎么说你?做女人,不管是乡下妇人还是都市丽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经济独立,要么经营好家庭。这是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特性。经济独立了,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生活方式,否则,就安安分份相夫教子。本来,张畅还有许多话要说的,可一想到自己的当下,只好换了话题:对于你来说,眼下重要的不是怎么分手,而是要想明白自己想过一种什么日子。要么安于现状,别整天想些没用的事。要么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要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做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问题是他现在不要我。白玉茹依旧按自己的思路说事:原本想,通过倒油站,加上自己的钱,去国外陪儿子读书也差不多少,谁能想到会被人骗了,搞成这个样子。我也不是想着要骗刘昆的钱,说要找书记也是生他的气……

张畅说:你还是没有想明白问题的根源在哪。为啥要送孩子去国外,为啥不和卫总先商量好?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你有了脱离眼前这种生活的想法。你心里明明知道卫总不同意你这么办,就想先斩后奏。可你想过没有,你做这些事的基础是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是卫夫人吗?假如说,你没有这个身份,你会这么想这么做吗?

现在,玩砸了,人家不陪你玩了,你就急了,儿子上不了私立学校,自己的日子没法过了。为啥,还不是背后的依靠没有了吗?

十年前,各行各业都兴办过三产,都依靠母公司搞的风风火火。后来,这些三产都和母本脱钩,自负盈亏,就都开始考虑怎么生存。这种情况不就和眼下的你很相似吗?说到底了,你考虑分手后怎么过是对的,可你把基础定在利用眼下的条件,却又忘了这个条件是怎么来的,就不怎么合适。说句难听的,你没跟卫总以前不也活的好好的吗?

所以,我没办法帮你。解铃还得系铃人,要么去求得卫总的谅解,要么面对现实,坦然接受。

白玉茹说:你不会是因为我说了嫁给刘昆的话生我气吧?

张畅道:先说我和刘昆,我们肯定走不到一起,你也别问我为什么。至于你们俩,有没有我在,我敢肯定,你们都没戏。

为啥?白玉茹不解。

张畅笑了:回去好好和卫总谈谈,不要意气用事。如果想听我的建议,反省自己,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要老想着别人对你不好,多想想别人的好处。即使错误真的在别人,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肯定是事出有因的。

眼看着快中午了,张畅说:我要出去,你不回去看孩子吗?白玉茹才反应过来,张畅是要她走呢。连忙说:真是的,一说话就忘了时间。我还得回去做饭。两个人就一起出了门。

白玉茹的想法是等刘昆回来,她相信刘昆心里是有她的,也一定会帮她出个主意。可听了张畅没戏两个字,心里也不自信起来,又不好意思问张畅刘昆的行踪,只好怏怏不乐地走了。

张畅走到刘昆妈门口,却看到刘昆站在楼门前的草坪边上抽烟,就有些奇怪:你站这里干嘛?

刘昆说:刚要上楼,看见你过来了,就等你一下。其实,刘昆是从张畅那面过来的,本来要进门,听见了白玉茹在里面说话,就又转身下来了。

逗小马驹玩的时候,张畅还是没有忍住,说了白玉茹来找她的事,没想到,刘昆只是淡淡的回了四个字:自作自受。

张畅心里一松,知道自己对他们俩的的判断是对的,但同时,也有些失落,对刘昆的自私更加失望。本来还想说自己出去转一转的话,可还是硬生生的打住了。就随口说了一句:早上出门也不打个招呼。

刘昆说:常亮过来了,陈冬梅不是调到市委给书记当秘书了吗?他们想把家搬到市上来,想让我参谋参谋买房子的事,其实就是想打探一下怎么给领导秘书。

张畅这才知道了齐红霞调走的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搬家肯定是迟早的事。

刘昆说:主要还是为了孩子上学。现在的父母也不知道咋了,都想让自家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能想不能想的办法都在想。可就是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起跑线只是一个相对的界线。但这是人家的私事,也不好多说什么。

张畅没有问,但刘昆自己说了:人呀,还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就说那个齐红霞,市委书记秘书是多少年轻人梦想的位置,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