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白玉茹着急了(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43 字 4个月前

张畅是在刘昆回来后才说了自己要出去旅游的事。

一来刘昆喝了酒,二来时间也有些晚,三来张畅说的很简洁:我想出去转转。所以,丝毫没有引起刘昆的多心:想出去散散心也好,调整一下心态。你那个工作有你没你都一样。说着,手就伸了过来。

熟门熟路的交完作业,还没有五分钟,刘昆就打起了呼噜,张畅就又多了一份心思,老师在的时候,鞍前马后无微不至的关心,老师前脚走了,连一声平安到达的场面话都没有,这表面工作可做的真到位。

第二天上午,张畅照例先去看孩子,可回来时刘昆又不见了踪影,想打电话问一声去了哪里,可还是自己说服了自己,即然决定了要离去,为啥不从现在就放手呢。

正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白玉茹又打来了电话:张畅,你在家吗,我在你家楼下。

张畅本来不想说自己在家的话,可终究还是抹不开面子,谁知道白玉茹一进门就跪在了当地:张畅,你的救我,求求你。

张畅一怔:有啥事坐下说慢慢说,啥事把你愁成这个样子。

白玉茹就哭哭啼啼地说了这几天的情形:你不帮我我就彻底没法活了。

原来,白玉茹带着孩子从商场回来,家里就没了卫总母子的身影,等到下午六点多,保姆做好了饭,还是不见回来,白玉茹就给卫总打了电话。不料,卫总在电话中说:我们从庙上正朝回走。八点钟,你自己到公司办公室来。白玉茹的心里就没来由地不安起来,不让自己带孩子过去,肯定是要说和孩子有关的事。白玉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见儿子以前,自己和卫总说什么都随口而出,无所畏惧,但一见到儿子,心里却全没了底气。

忐忑不安的地吃过饭,白玉茹磨磨蹭蹭地来到了办公室,看见婆母也在,心里就更加不安起来。

白玉茹和婆母的关系算不上坏,但也不是那么好,毕竟,没有在一起过日子。婆母坐在沙发上,卫总坐在办公桌前,白玉茹进来,两个人都没有说话,白玉茹只好在沙发一角坐了下来。

冷了一会场,卫总点上一支烟:你提出离婚的事,我同意。你说说还有什么条件?

白玉茹心里就凉了半截:我哪是气话。

卫总道:之所以单独把你叫出来,想必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是不是气话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事没有必要再拖下去。

白玉茹刚要说话,卫总制止了她:过去的事情我不想再提,你就说你的想法吧。

这个时候的白玉茹彻底明白了申小英关于提款机的话,说是担忧儿子,无非是担忧儿子的生活,离了婚,别说是送儿子出国,连眼下的私立学校自己都无力维持,这才是他把儿子叫回来的真实目的。

白玉茹长叹了一口气:我不离。

你没有选择。卫总说的很干脆:这个事,之所以没有回家处理,就是给你最后的脸面。回到老家去,你这样的情况,什么结果你心里也清楚。

既然你非要离,那就离吧。白玉茹明白,事情己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准确地说,不是离婚,而是分手,当初你年龄不够,我们就没领过证。你不说我说:关于孩子,本来就和我没关系,自然随你。关于财产,公司这一块和你没有关系,这是从我父母给我的两万块钱发展起来的,我们在一起十年,每年给你个人的花销加上你儿子进私立学校的费用,都在百万以上,也不算亏你。我知道你在西川还有一套房子,还有你开的车,都给你。条件是必须签个协议,而且,至少五年内不能离开西川。

我不同意。白玉茹急了:孩子上门咋办?借刘昆的钱咋还?我怎么过日子?

卫总母亲说:玉茹,你听我说。本来呢,你们两个人的事你们自己解决,我不应该插手,但碰到嘴边了,我就说上两句。

刚才他说的意见,也是我的意思,你们的事要是回家处理,只要你做的这些事漏出一个,肯定不是这个结果。

按理说,你陪了他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公司你真的不能分,且不说别的,这十年,你的父母兄弟依附程家做了多少生意?这面你分了公司,那面断了和你家的生意,孰轻孰重你应该能分清楚。别到时候,卫家不要你,娘家不管你,你上哪讲理去?让你去西川,也是我的主意。既然不一起过了,你总得有个去处,回老家乍说,待天州又乍办,西川好歹还有个住处。至于娃的事,只能你自己领着,当初,我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并不是上了私立学校出了国就能成才,你说是不是。

卫母最终的意思是低调处理。去庙里的路上,母子俩商量了一路,卫母的意思是既然不在一起过了,好合好散,给房给车给个门面,让日子能过得去,总不能把人逼上绝路。人嘛,日子要一天一天的过,那个人一辈子不犯错误?吃五谷还生百病呢,不能犯了错就一棍子打死。还想着让白玉茹留在西川或许两个人还有重新走到一起的那一天,如果一别两宽,只能是一生的遗憾。可卫总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