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成立销售公司,人生新篇章(1 / 3)

第261章 成立销售公司,人生新篇章

旁边,许继常搂着陈晓恩睡得正香,丝毫没有被她刚才的轻叫声影响到。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陈晓恩经历最初的慌乱,脸已红得像个熟透的柿子。

他会不会是在装睡,借机占自己便宜?

陈晓恩脑海中浮现一个念头。

“继常,继常。”

陈晓恩轻轻在许继常耳边唤了两声,期待能喊醒他。

结果许继常仍纹丝不动,睡眠安详得如同一个婴儿。

这下陈晓恩彻底凌乱了……

还好过了一会,许继常在快要醒时将陈晓恩松开,避免了她最害怕的四目相对情形。

“怎么回事,你昨晚热着了?”

许继常起床后靠在床头,揉着惺忪睡眼向陈晓恩问道。

“没,我没……我还好。”

陈晓恩结结巴巴地摆手道,赶紧下了床批好衣服就走,留给许继常一个仓皇的背影。

看着陈晓恩的背影,许继常在心里一摊手。

没错,他刚才就是装睡。

没想到陈晓恩这姑娘臊得这么厉害,搂一下脸都能红成这样……

……

在陈晓恩家吃完早饭,许继常去了趟邮政局。

顺子昨天给他写信,说近几个月卖了不少山货,按比例归许继常的应该有两万多块,已经走邮政汇给了他。

70年代国内尚无电汇,因为银行自己也没有计算机,只能走邮局。

顺子在县城邮政局存一笔钱,并发来电报,京城的邮政局就会按照电报上数字,把钱给许继常。

许继常到邮局门口时,大门还没开。

他在外边找到一家早餐馆子,要了杯豆浆,看了眼手表边慢慢喝边等。

终于,约莫半个小时后邮局大门开了,许继常起身走到邮局门口,进去查电报。

一查,果然有份属于他的电报,上边清楚记载着汇款金额。

拢共两万七千多块,许继常在邮局工作人员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将这笔钱取了出来拎出邮政局。

拎着这么多钱在街上走着,自然是不太安全。

许继常走出没多久,就拐入一条小巷,把钱全部存在空间货架上,而后大步流星地去上班。

邮局距离单位不远,许继常没一会就走到了。

眼下东方化肥厂的运营已步入正轨,大清早的走入单位大门,可以看到许多步履匆匆的干部职工,其中还有一些生面孔。

这些生面孔大多是招工进来的返城知青,因为上头给各个单位都下了任务,要帮助消化返城知青的就业。

实在拿不出岗位的企业,甚至专门为此兴建集体性质的工厂,专门用于安置知青。

各个街道亦是如此,到处可以见到新盖起来的厂房,只是论规模远不及国有性质的企业。

据许继常所知,东方化肥厂目前也未能完成知青安置任务,在考虑设置附属工厂,解决返城知青们的就业问题。

不过目前此事还没有拍板。毕竟兴办一家工厂也得十几万的开销,不是个小数字,厂里得谨慎决策。

“继常,在忙什么呢?”

许继常刚在办公室坐了没一会,厂组织部张部长就过来找他了。

“在看厂里的最新指示,学习文件精神。”

许继常放下手里的几张纸,笑呵呵地起身道。

“挺好。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就适合拿来学习。”

张部长走到他面前站定道,“不过你的学习得中断一会了。厂里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你快跟我一起过去。”

“好的领导。”

许继常拿起纸笔跟着张部长出门,上楼直奔单位大会议室而去。

身后,陈晓恩出神地看了他一会,心中只有赞叹。

张部长刚才是直接过来叫许继常的,而且离开后也没有去通知童国良。

这意味着许继常实际上已成为厂经销处的头号人物,地位比名义上的处长童国良还要高。

年纪轻轻就能在单位拥有如此地位,着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陈晓恩哪怕因为家庭缘故,过去见过许多世面,此刻心里也对许继常佩服不已。

此时,东方化肥厂新办公楼五层,许继常已在张部长带领下,进入大会议室。

只见会议桌两旁坐满了人,都是东方化肥厂的厂领导,阵容和在县城时一模一样,只是少了个钱劲松。

见许继常进会议室,高厂长微微点头,旋即宣布会议开始。

许继常在会议桌末尾坐下,放好纸笔认真听讲。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都叫过来,是为了研究兴办集体企业,安置返城知青就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