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受封国师(1 / 2)

雪过天晴,东方既白。

一夜落雪之后,大地披上了银装,颜色虽然单调了些,却散发着一种唯美的光彩。

黑夜结束了,灿烂的朝阳即将回归大地,天坛玉阶前如同一尊雪雕的赵毅恒蓦然睁开了眼睛,他的眉毛和眼睫毛上满是冰雪,但眼神却异常的透明清亮。

赵毅恒终于要站起身了,但由于自己跪的实在是太久了,身体僵直而又麻木,因此起身的时候险些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好在他硬是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力,用尽全力伸出手托住自己的身体,这才缓缓的站立起来。

此时,一抹金色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他感觉到自己突然之间浑身充满的力量,他转过身体,看到面前东倒西歪地跪着一大群雪人,嘴角竟然出奇地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不远处发现动静的皇后已经带着侍卫们快速向他跑来。

赵毅恒缓缓地摆了摆自己的手臂,表示自己并无大碍,反而朝着面前跪着大臣们高声说了一句:“都回吧,朕今日停朝一次!”

侍卫们很快将身体僵硬的皇帝陛下搀扶住,赵毅恒原本试图自己走两步,但奈何实在是迈不开腿,只好任由侍卫们连抬带抱地扶上了早已备好的龙撵,并随着一声“起驾回宫”的唱喝,一阵风似的离开了天坛。

转眼间,周围就只剩下一群比赵毅恒的状态还要糟糕的臣子,皇帝有龙撵他们可没有,可是在场数十人没有一个是能自己走得动的,最后全都是被皇宫的侍卫们抬着送出了皇宫。好在身体是遭了老罪了,但起码没有把命丢在这里。

经此一事,大兴朝的这帮位高权重的大臣们算是重新认识了赵毅恒这位年轻的帝王,或许从此以后,赵毅恒也将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在努力振兴大兴王朝的宏图伟业上展现出自己强硬而又决绝的一面。

当然,赵毅恒的蜕变很快,三天之后他就在朝堂的龙椅上继续开始自己治国理政的脚步。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赵毅恒看到了大兴王朝多年来重文轻武的弊病,太平日子过得太久了,就连自己这皇帝都心生懈怠了。

不过,同样是一场战争,让赵毅恒看到了身在茂州的楚良才有着多么强大的实力,父皇的判断没有错,楚良才根本无心与赵氏皇族争夺江山,否则的话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因此以前在他面前耍的那些小聪明实在是太过幼稚。

好在楚良才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该他出手的时候他会毫无犹豫地使出雷霆手段把来犯之地尽数屠戮,丝毫不留一丝情面,正应了那句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那句话。而且把敌人的尸体垒成京观,公然立在城外示众的举动简直是大快人心。

对于那些野心勃勃的敌人来说,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瞧一瞧,还真当大兴王朝富贵的太久便失去了血性。等着瞧吧,现在还只是开了个头,以赵毅恒对楚良才的了解,这家伙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垒京观,怕是早就做好了同敌人不死不休的心理准备。

怪不得啊,怪不得他说建造申州城就是给大兴的未来打造一个商业中心,而他自己呢则是要踏上征途去为大兴开疆拓土了,可笑自己在面临敌人五路人马同时进攻的时候,竟然方寸大乱,作用几十万精兵竟然被敌人逼得围城自救。

跟楚良才一比,赵毅恒感觉自己在军事方面就是一个白痴。如此一来,与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指手画脚,倒不如放手让楚良才去管吧,他赵毅恒就跟在自己的妹夫后面做一个太平皇帝也没什么不好的。

也不知道赵毅恒究竟是怎么想通的,总之自从那天在天坛跪了一夜之后,他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此时,尽管身上的冻伤还没有好利索,但他已经迫不及待要把当前的乱局进行一番强有力的归整和应对了。因此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对楚良才的封赏。

大殿之上,由兵部左侍郎唐乙上报的茂州战报清册正从侍卫总管常安的口中宣读出来,从唐乙率军驰援,到荒州与防卫军发生误会短兵相间,再到后来防卫军以雷霆手段将敌人全部歼灭,在到后来楚良才下令垒京观,种种细节一字不落。

唐乙的战报可比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来的更加可靠、更加震撼人心。常安宣读完毕后,赵毅恒先是对于兵部在应对战事方面的不堪表现予以严厉斥责,贺自成将军被人毒杀,宛城五日城破或许事出有因,但其他几路敌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同时攻克边关就是兵部的严重失职。

为此,兵部尚书被当朝革去职务,命其告老还乡已算是格外开恩了。随后,兵部左侍郎唐乙成为了新任的兵部尚书。赵毅恒的任命简单直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紧接着,赵毅恒便向常安示意,宣布另一项任命诏书。大兴朝茂申荒三州总督,安国侯楚良才即日起被任命为大兴国师,皇帝赵毅恒之下再无人出其右者,并且国师楚良才同时还将分管兵部,负责除京州城防卫之外的所有军事行动。

这一道任命诏书被公布出来以后,可谓举朝哗然。所有大臣们都已经想到,皇帝陛下必定会对安国侯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