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守望相助(1 / 2)

赵泽贤心里是清楚的,从他决定卸下皇权来申州养老那一刻起,申州的崛起已成为必然的结果,只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楚良才的胃口竟如此之大,似乎从一开始就打算把申州建设成为一个超级的巨无霸州城。

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啊,大兴朝只有一个皇帝赵毅恒,大兴朝也只有一个都城京州城。倘若申州的步子迈的太大,甚至一举超过了京州的富庶与繁华,那么届时任何一个坐在赵毅恒位置上的人都会心生忌惮。

楚良才是绝顶聪明的人,把他从京州诱惑至此,其本意就是要让他这个太上皇做一个楚良才和赵毅恒之间的润滑剂。楚良才无意争夺帝位,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便是如此,他也的确有资本这么狂妄。

事到如今,赵泽贤其实有一点后悔来到申州与楚良才为伍,因为他来到这里以后才发现未来面临的不可控因素真的太多了,就个人实力而言,楚良才明显要胜出赵毅恒许多,甚至连赵泽贤本人都自愧不如。

然而,道理却不是这么论的,就算楚良才已经是他赵泽贤唯一的女婿,但大兴的皇权永远姓赵而不是姓楚,就算楚良才的成就再高,只要他觊觎皇权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说到底还是楚良才表现出来的能力让赵泽贤这个太上皇都感到恐惧了。

因为他深知,在权利和**面前,无论情感、道德还是礼法都脆弱的不堪一击,这就是人性的丑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然,到了这个地步,赵泽贤只能选择相信楚良才,相信他只是一心想要提升申州城的发展速度,并且截止到现在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这个时候,任何反对将申州城变大变强的举动都会为楚良才所不容,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有可能导致更糟糕的局面出现。

私下里,赵泽贤已经问过赵毅仁和赵羽桐,听他们各自对楚良才的评价,赵毅仁因为一直在五道岭,对于楚良才的了解虽然有限,但有一点深得赵泽贤震惊,那就是楚良才在军工团当中的声望和威信是无人能及的。

至于赵羽桐,也许是女生外向的原因,她对楚良才简直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但是赵羽桐对楚良才的评价就是,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很难再改变,但是他又胸怀博大,有着平常人很难企及的理想和境界。

对此,赵泽贤也不予否认,他对自己最大的不满就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看得透楚良才这个人,或者未来也很难做到了,这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令他感觉到郁闷的是,尽管他对楚良才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但他却不得不站在楚良才这一边去和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承德皇帝赵毅恒去解释申州的城建规划和定位。

退一万步讲,楚良才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对大兴朝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正如楚良才自己所说,京州是大兴的政治中心,而未来的申州城将会成为大兴的经济中心,而且掌握大部门财富的也不是楚良才本人,而是他的女儿赵羽桐。

如果说这一切都只是赵泽贤私下里妄自揣测的结果,那么他当然希望将来的申州能够和京州成为守望相助的两座友好州城,楚良才甘愿放弃一切野心,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为大兴朝开疆拓土的先锋,那样的话他也心甘情愿去做楚良才和赵毅恒之间的润滑剂。

合则两利,斗则俱损。况且赵泽贤心里清楚,如今的楚良才已经不惧当今天下的任何对手,无论谁与他为敌都不会有好下场。庆幸的是,楚良才对赵羽桐的感情不似作假,有一点亲情的牵绊或许不会令他的性格太过偏激。

因此,当下赵泽贤在和楚良才的相处中始终保持着柔和而耐心的态度,私下里和楚良才相处的时候更是一口一个贤婿叫的很亲切,就算楚良才很多时候都称呼他为陛下,他也表现的很大度,没有任何的埋怨情绪。

随着最近申州新城的各项建设规划被提上日程,赵泽贤也是明显低看到楚良才真正想要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因此他也跟着上心了,毕竟顾衡等人都是他亲自拉来的帮手,论对这些人的熟悉程度,他可是最有话语权的。

未来的申州,几乎掌握着整个大兴的经济命脉,因此在对一些重要事务的管理上可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就比如对于铸币局以及申州银行的管理权上,赵泽贤已经属意让顾衡去接手,而他本人也会时不时地过问这方面的事情,以免出现什么疏漏。

说的直白一些,赵泽贤已经打算把未来申州城的统治和管理,完全按照一个小朝廷的配置的安排,被他拉来的这些老家伙们,一方面使用怀柔政策让他们把自己的整个家族都迁徙到申州来,另一方面则要让他们铆足了劲儿为申州的建设出力。

同时,赵泽贤还必须要避免让朝廷的现有官员渗透到申州来,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都是挑战楚良才底线的危险行径,完全没有必要。

一下午的时间,赵泽贤和楚良才在知新厅里悠闲地聊着天,楚良才尽量用一些浅显直白的语言向赵泽贤阐述申州新城将来的运作理念,赵泽贤在一旁听的赞许连连,对于楚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