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人才(2 / 4)

说道.“钟先生,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我带你们四处转转?”

钟跃民自己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他把目光看向周晓白.“媳妇儿,怎么样?咱们要不要四处转转?”

周晓白显然是心动的,不过又想到钟跃民还有事情,不好意思的说道.“还是先办你的事情吧,我看不看的都行。”

钟跃民着她的样子笑了,用手指刮了她一下鼻子.“小傻瓜,咱们主要的事情已经办完了,剩下的事情能办就办,办不成以后再说。”

“钟跃民,你讨厌。”

钟跃的兴趣在于深入探索港岛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而对于城市的高楼大厦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他更喜欢沉浸在城市的小巷子中,观察那些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人和事,感受城市的脉搏和温度。

周晓白则对钟跃的这种兴趣深感兴趣。她认为,一个城市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因此,她希望能够跟随钟跃的脚步,一起探索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受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他们的探索中,他们发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他们开始思考,这个弹丸之地是如何创造经济奇迹的?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这个城市的发展?

港岛,亚洲“四小龙”之一,被称为“东方之珠”。一个昔日默默无闻的南海小渔村,成为世界开放的、多功能的经济体。虽然可以说出很多原因,拥有号称世界三大优良天然深水港之一维多利亚港,拥有开放的经济政策。

周晓白这时候问道.“跃民,你说这么小的地方是怎么创造出经济奇迹的呀?”

钟跃民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是多种原因造就的,解放前后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进入,内地大批土豪、资本家的资金转移,甚至解放后把港岛作为对外窗口,结汇中心。又由老美牵头联合发达国家把港岛定为自由贸易港,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到来,又有很多国家的资金集结到了这里,才造成了港岛的繁荣,直接造就了港岛金融的发展。”

周晓白和于国栋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钟跃民竟然对港岛的金融发展了解得如此透彻。而猴儿腚、二毛子三个人根本就没有听懂。周晓白感慨道.“原来如此,看来港岛的繁荣并不是偶然啊。”

钟跃民笑了笑.“是啊,其实每个地方的繁荣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就拿我们国内来说,等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会取得了飞速发展,这也是多种原因促成的。比如说,我们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有广阔的市场,还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等等。”

于国栋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钟先生确实是这样。那么您觉得未来港岛的金融发展会是什么样的呢?”

钟跃民沉吟了一下:“未来港岛的金融发展,我认为会继续保持稳定。毕竟港岛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金融体系和监管机制。而且,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港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会更加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金融科技的兴起、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等等。”

于国栋听得津津有味.“钟先生,您分析得真透彻。那么在您看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个时代的机遇呢?”

钟跃民笑了笑.“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认为,首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见识;其次要关注市场动态和国家政策,了解发展趋势;最后就是要勇于尝试,就是所谓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于国栋深有感触地点点头.“钟先生,您说得太对了。我会把这些建议记在心里。”

“老于,你有这样的思考很好啊。记住,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钟先生,你刚开始说的合作,咱们怎么个合作法?”

钟跃民思考了一下,慢慢的说道.“咱们合作成立一个贸易公司怎么样?你把这边儿的电子表、计算器、衣服什么的给我发到京城去。运输我已经安排好了,只要你送到内地火车站就可以。”

于国栋现在只想抱大腿,至于赚不赚钱,他没有太多的看法.“钟先生,没有问题。”

“那好,咱们说一下分配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于国栋毫不犹豫的回道.“全听钟先生的安排。”

钟跃民两眼盯着于国栋看了好长时间,想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些什么.“我六你四怎么样?”

“钟先生,给我的太多了。要不......”

“就这么定了,以后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是,多谢钟先生。”

钟跃民点了点头.“我让你找的律师怎么样了?”

“钟先生,已经有了点儿眉目,明天我带去让你见一见。”

“可以,抓紧一点吧,等我确定了,让他帮我办一个离岸公司,到时候把贸易公司挂在离岸公司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