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新的身份(1 / 2)

朱熹向声音来源处看去,发现是一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

这谈吐也太没涵养了。

不过既然人是刘珩带来的,朱熹也没有多说什么,向着刘珩笑道:“殿下昨日刚回来,不在家多休息几日,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来给岳丈大人送个学生。”刘珩指了指完颜璟。

朱熹瞟了眼完颜璟:“不知这又是谁家的公子少爷?”

“岳丈大人误会了。”刘珩摇摇头道,“此人乃是孤此番在渔阳俘虏的女真部黄台吉,女真酋长完颜雍的孙子,完颜璟。”

朱熹心中念头一转,大体上已经明白了刘珩的心思。

“我说是谁家的小子出言无状,原来是女真人,那就难怪了。”朱熹调侃道。

完颜璟在朱熹面前出了丑,正自难堪,突然又被这么一调侃,不由得出言为自己辩解道:“我不过是见到先生,一时激动,这才有些失态。我自幼熟读经书,虽不敢说学富五车,但也未必就比其余学子差。”

“那老夫考考你。”朱熹捋须道,“舜其大知也与!何解?”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完颜璟几乎瞬间便说出了答案。

“哦?”朱熹意外的看了完颜璟一眼,“《中庸》背的倒是挺熟,那对应到女真一部,又何解?”

“这……”完颜璟一时哑然。

虽说他喜欢汉学,但从前也不过是觉得逼格高,鹦鹉学舌罢了,哪里去细想过其中的深意,更别说和现实相结合了。

朱熹扭头问刘珩:“殿下以为呢?”

刘珩也懵了,他还不如完颜璟。

朱熹和完颜璟说的他听都没听过。

不过既然朱熹说是出自《中庸》,刘珩就知道该怎么胡说了:“中庸之道,就在于不要太偏激,也不要太软弱。对于女真一部来说,恪守中庸之道,就等于不要和我大汉对抗,也不要逃避,应该积极的自我教化,学习圣人之道,融入大汉。”

朱熹笑道:“殿下真是让人佩服,年纪轻轻,就能将中庸读懂读透,殊为不易啊。”

完颜璟愣了一下,心中暗暗怀疑这两人会不会是联合起来演自己的。

但是想想,又觉得朱熹这样的大儒,应当不会有闲心做这种事。

朱熹看向完颜璟说道:“老夫看你确实是有些基础的,不过只学得了皮毛,学的不精,今后就跟着刘珵学习吧。他日若是能悟透圣人之道,也算是你的一番造化了。”

“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够远离纷争,在此学习,对你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说罢,朱熹便喊人来,带完颜璟去见刘珵。

刘珩也带着人离开了晋阳书院。

完颜璟只不过是他随手留的一个小后手,成了固然好,不成也关系不大。

眼下真正要紧的,还是要速速派人去乞活军那边,诱导乞活军拿下徐州后,继续北上。

这个才是影响他明年和张绪决战的大事。

回到王府后,刘珩便让关健将雷大福喊来。

雷大福就是此前在金陵,假扮紫云真人,被刘和任命为大汉国师的骗子。

刘珩能顺利离开金陵,也多亏抓住了雷大福的把柄,有雷大福在一旁助攻。

雷大福在乞活军攻陷金陵之前,感觉到不对劲,提前跑路,拿着当时刘珩给他的牌子,来晋阳投奔刘珩。

很快,关健便领着雷大福来到书房。

“小人雷大福,拜见晋王殿下。”

再见刘珩,雷大福也很是感慨。

没想到,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刘珩就从一个小小的古陶伯,成长为如今的晋王。

雷大福决定赌一把,能够不靠骗人就谋一个官身,他又何必去当骗子?

毕竟骗来的官位,总有被拆穿的一天。

“雷大福,这段日子在晋阳住的可舒服?”刘珩看着雷大福笑道。

“蒙殿下厚爱,住的挺好。”雷大福答道。

刘珩摇摇头道:“不是实话,孤给你提供的住处,怎么可能有当日你在金陵当国师时来的舒服?”

雷大福解释道:“在金陵时,每日都过的提心吊胆,如今在晋阳可舒心多了。”

刘珩不说话了,用手轻轻的敲击着桌面,敲的雷大福有些心慌。

雷大福咬咬牙道:“我承认,在晋阳这些日子虽然舒心,但确实也有些无聊。”

刘珩知道,雷大福敢骗刘和,说明此人心还是野的,这种人是不会喜欢平淡的日子的。

刘珩听了雷大福的这句话后,才笑道:“这才对嘛,孤可以给你官身,但前提是你不能把你的骗术用到孤身上。”

雷大福大喜道:“多谢殿下!殿下放心,我这就将手下的弟子都遣散,以后绝不再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