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水月幻境(1 / 2)

都说杀人偿命,可年幼的她不懂为什么县令之子为何只用赔几两银子,便可以免除死罪。

阿娘痛哭流涕,想要去找县令讨公道,第二日却莫名其妙被所有人说不守妇道,与人私通。

最后,阿娘羞愤吊死在房梁。

短短三日,接连失去双亲的林音,只能与弟弟相依为命。

从那以后,她每日想的都是如何为爹娘报仇。

偏偏那年闹了饥荒,别国趁此机会率兵占领南面边界的小城。而她所在的小城,恰好就在其中。

城中人逃的逃,跑的跑。而林音,拿着一把砍柴刀,半夜潜入县令家中,终于报仇雪恨。

之后,战乱四起。林音带着年幼的弟弟,四处躲避。

可他们身上没有食物,甚至是路边的草根,都被逃荒难民挖干净。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地主。那人说,只要她把弟弟给他,他就可以给她一袋小米。

林音没同意,那人又说,她也可以,不过只可以换半袋小米。

尚还年幼的她,不懂什么意思,她只知道,那天她的身体很痛,流了好多血。

可她很高兴,因为她得到了半袋小米。

通过这样的方法,她得到了不少粮食。

战事越来越严重,别国那些军人甚至冲入难民群,以猎杀难民取乐。

林音不得带着弟弟,往都城逃。可她还未到都城,就被拦在了离都城一千多里的城外。

上面那些人说他们中有别国间谍,不允许他们这些低贱的难民进城。

弟弟最后还是死了。

被饿死的。

因为她的身体已经换不来来粮食。

此时的林音与其他同龄的少女一起被敌军关在了牢笼,充当军妓。

后来不知为何,敌军退兵了,连同她们这些被俘虏的难民,也被放了出来。

荒芜的官道上,林音瘦骨嶙峋,肤色蜡黄,根本看不出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少女。

听旁人说,敌军之所以退兵,是因为他们国家贵妃娘娘答应了那位敌国的君王,愿意做他的皇后。

原来,这位贵妃娘娘与敌国那位君王从小青梅竹马,只是因为和亲才不得不嫁到了这里。

宽阔而漫长的官道上,传来数声铜铃声,有官兵高呼退避。

林音低头站在管道旁,几列上千人的仪仗队从她面前经过,风吹起纱帘一角,露出那车中那位贵妃娘娘倾国倾城的容貌。

那车中人似有所感,掀帘淡淡看了眼,便看到了路边那道黑瘦的身影。

“阿睢,她也太可怜了。”

女子从妆奁中取出一支金钗,随手扔在了路边。

林音呆呆望着地上的金钗,待仪仗队的影子完全离开,她才后知后觉地捡起那支金钗。

只是那金钗拿在手中还未握热,她便觉后背一阵刺痛传来。

她无力倒在路面,眼看着几个穷凶极恶的土匪抢走金钗,扬长而去。

林音呢意识渐渐昏沉,她缓缓闭上双眼,两行浊泪滑落。

直到从水月幻境中清醒时,林音的眼角还挂着泪。

她抬手轻轻擦了擦眼泪,很苦。

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触动,林音并不排斥这种感觉。

她提着灯,继续走到下一面水镜前,水镜上浮现的是「爱」字。

这一次,她是被后娘卖入妓院的妓女。偏偏她长得太过普通,只有一手七弦琴堪堪拿得出手。

可这里是妓院,妓院就是要接客的。

她虽长得不好看,可依旧可以为那些下九流的客人服务。

后来,有一位书生说要赎她,要娶她为正妻。

她问,“你不介意吗?我服侍过那么多人。”

他说,“不介意。”

她被他赎走了,可她依旧不信他。只觉得书生不过是图一时新鲜,等腻了,就会把她抛弃。

之前那些客人,就是这样的。

于是,她时常为难他,要书生到最远的城北买点心,要他日日为她洗手作羹汤,可书生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她觉得无趣,故意走在大街上,让所有人知道,书生娶了一位低贱的妓女,要让他难堪。

可书生拉着他的手,挡在她的身前,用他那单薄的身影替她遮住那些人鄙夷的目光,替她挡住别人扔来的石子和臭鸡蛋。

后来,他们离开了这座小城,在乡里隐居起来。

他教书,她绣花。

他们还在院中种了许多花,养了许多鸡。

而她却忽然病了。

起初,她还能坐在院中看看花,看看那些她养的鸡鸭。后来,她的病情加重,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他花光所有积蓄,为他找来大夫诊治,可每一个看过的大夫都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