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伸冤(1 / 2)

嫡女为凰 逐夜 1116 字 25天前

“主子和姜小姐此番打个他们措手不及,形势所迫,叶家肯定是坐不住了。”风影说道。

言殊微微颔首,“通知所有人,一切按照计划行事,务必保证沈钰的安全。”

“是,遵命。”

言殊勾起唇角,“ 都察院的人迟迟未到,看来也是被人拖住了。”

“正是,都察院的官员刚出府衙,便被一些事情绊住,肯定是叶家的手笔。”风影回答道。

言殊微微挑眉,嘴角的笑意愈发深邃,“即便如此,也只能拖延得了一时而已,况且收到风声的也不仅仅是叶家。”

风影顿时反应过来,说道,“怪不得刑部和大理寺也有官员在路上,肯定是听到了这个消息。”

言殊缓缓说道,“据说大理寺卿穆大人是铁面无私的正直之臣,而刑部尚书江大人与叶家之前也无交情,自然不会受其挟制,若此案由他们来审理最好。”

“若是叶家不知死活,还想暗中动手脚,那我就只好闹到那金銮殿上,看看皇帝会不会轻易姑息叶家人。”言殊继续说着,嘴角弯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那主子的身份岂不是完全暴露了?”风影微微蹙眉。

“大梁的世家家主,哪个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精。”言殊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又从袖中取出了两张帖子。

分别是来自叶府和南安侯府,今日两府举办送亲宴,邀请对象则是齐国公世子言殊。

风影有些错愕,“这两家同时送来帖子,一定是想试探您的态度了。”

“没错,之前我为了转换身份放出去的消息——齐国公世子准备入京都面圣汇报北方军情,早就已经传到这些人的耳中了。”言殊微微颔首说道。

他扫了眼远处乌泱泱地人群,开口道,“我若一直躲在幕后,反倒让旁人生出防备之心,倒不如光明正大地会一会这群老狐狸。”

说话间,远处有一阵马蹄声急促而来,围观的众人纷纷给这马车让开了一条道路。

只见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下马车,带着几名下属匆匆来到了登闻鼓前。

沈钰见到来人眼中闪过一抹希冀,虽然他的双手已红肿,却仍紧握着鼓槌,挺直了脊背。

“草民沈钰,见过大人!”他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道。

中年男子正是大理寺卿穆青,他为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在朝中迫有清名。

“在下乃大理寺卿穆青,你就是那击鼓鸣冤之人?”穆青看着沈钰沉声开口,目光锐利。

沈钰毫不畏惧地直视着他的眼睛,点了点头,“正是草民,草民有冤情要呈报。”

围观百姓纷纷打量着沈钰,这小公子虽然年纪不大,可谈吐不凡,眉宇间正气凛然,面对大理寺卿也丝毫不露怯色,不禁心生敬意。

“沈公子是何地人士,若是普通民冤,按律应当先报至当地官府,由府尹受理才是。”穆青目光幽深地看着沈钰。

他继续说道,“你可知这登闻鼓非同小可,非有惊天冤情不可为之。所告之事必须属实,若有半句虚言,可是要遭重罚的。”

眼前这个年轻公子虽衣着朴素,可若是说是无人倚仗且无人指使,就能选在今日皇帝纳妃的日子击鼓鸣冤,还能完好无缺地站在这里击鼓半个时辰,他是完全不会相信的。

“草民的祖父是原礼部尚书沈济达,草民从青州而来,此次上京除了为了求学,也是为了替长兄伸冤。”沈钰的目光坚定而决绝,没有一丝退缩。

此言一出,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看他的目光顿时又多了一丝同情和敬意。

毕竟当年的沈家在京都世家中也算得上显赫一时,尚书沈济达更是两朝元老,官声极好。可十年前沈济达因为不肯屈服于菱王逆党,被安上重罪,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实在让人唏嘘尴尬。

众人虽不知沈家两位公子是如何逃过十年前的一劫,可当今圣上已经为包括沈家在内被菱王污蔑的世家平反,也恢复了沈家的名誉,自然也没有再追究的道理。

沈钰抿了抿干涩的嘴唇,又说道,“此案牵连重大,若是走寻常途径,只怕难以揭露真相,更无法为无辜死去的兄长伸冤。”

穆青眉头紧锁,他深深地看了沈钰一眼,他对沈家旧事也有所耳闻。

眼前的沈钰作为忠良之后,敲登闻鼓替长兄伸冤,若是再被冷落忽视,那天下士子的心恐怕都要寒了。

“你且将冤情细细说来,本官自会秉公办理。”穆青沉声说道。

“草民将言之事皆属实情,绝无私怨。只是此案牵连朝中官员,所以不知这个案子,大人敢不敢接。”

沈钰的话音落下,四周顿时一片寂静。

众人一时间屏住呼吸,既对这个案情无比好奇,又十分紧张地等待着穆青的反应。

“沈公子放心,本官身为大理寺卿,职责所在就是审理冤案。只要是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