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寒意笼罩(1 / 2)

嫡女为凰 逐夜 1051 字 25天前

姜绾的眼睫轻轻抖动了一下,她及时地垂下眼睛,没有让陆砚察觉到她的异常。

“不多了解一些,又怎么借他的手收拾叶家的呢。”姜绾平静地说道。

陆砚没有深究这个问题,只是说道,“我会命人盯住叶家的一举一动,叶家人若心怀不轨,总会显露端倪。”

姜绾抬眼,神色认真道,“劳烦你了,我在内宅中,确实有许多事情难以插手。”

“我们之间,说什么劳烦不劳烦。”陆砚低头看她,目光似有波光闪动,“我只希望,你不要再以身试险了。”

“如果那日在同安草场上,那支箭真得落在你身上,我这一辈子都会活在悔恨中。”他又说道。

“悔恨什么?”

“后悔明明知道你要铤而走险,却没有拦住你。”

姜绾淡淡一笑,“这不能怪你,我这人很固执,做下决定就不会听劝。”

“我知道。”陆砚弯起嘴角,“所以若下次你还是执意如此,我也不同你说什么劳什子废话,直接拦下你就行了。你要恨我就恨吧,反正,没有比你活着更重要的事情了。”

姜绾微怔,嘴上只道,“那就下次再说。”

陆砚却不打算就这么让她敷衍过去,他低头离姜绾凑近了一些。

“那你答应我,往后别再独自犯险。”陆砚轻声道,声音几分诱哄的意味。

姜绾看着他,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脸上,俊美的五官若有若无地染上波光,深邃的眉眼叫人不敢直视。

“你无法完成的事情,都告诉我,让我来帮你吧。”他又说道。

姜绾的心头似有羽毛拂过,神情有了一丝波动。

“你这样看着我,叫我如何拒绝。”她叹了一声,声音却很轻。

陆砚凤眸一亮,“那你答应我了?”

“我答应你,少做冒险的事情。以后若提前预知到危险,就同你商量过后再做决定。”姜绾无可奈何道。

当然,表态只是表态。危险往往发生得很突然,当下就要做出决定如何行事。事急从权,这可就不能怪她故意不和他商量了。

陆砚扬起嘴角,装作没有察觉到她这些小心思,凤眸中荡漾着笑意。

“好,我会一直陪着你。”

姜绾心里浮起波澜,她深吸一口气,又话题转移回了正轨。

“关于沈由的死,叶家也一直参与在其中。”

陆砚点头道,“没错,我来京都原本就是为了寻找沈由的踪迹,起初所有行动也都很顺利。仔细想来,是叶家想引导我相信沈由的死是失足落水导致的。然而我始终不相信他是死于意外,也没有停下调查,叶家便开始处心积虑地阻止我了。”

姜绾沉思片刻,叶磊之为人与他相貌并不相符,他看似端正清直,实则城府极深,且薄情无义。自从前世将她害死后,华临渊对叶磊之来说也就失去作用了,空有一个门生之名,何至于这般大动干戈地做华临渊的助力。

“叶磊之命人阻止你调查,除了是想替华临渊隐瞒罪行,很可能还有其他目的。”姜绾目光深沉,突然问道,“五年前皇帝已为沈家正名,沈由也不再是需要四处躲藏的罪臣之子,他为何不光明正大地用自己的本名参加科举,而是化名“华临渊”来到京都呢?”

陆砚眸光渐深,“不用真名,自然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不想在谁的面前暴露?沈由来京都除了参加会试,还想做些什么?”姜绾又问道。

“我并不知晓他来京都的其他目的,可他将幼弟留在青州,又去信将他托付给我。说明沈由早就知道他这次去京都危机重重,很可能会自身难保。”陆砚话音落下,感觉到后背袭来一阵凉意。

姜绾幽幽开口,“若我大胆猜测,沈由来京都是为了接近叶磊之,一切会不会更顺理成章一些。”

“沈由,叶磊之。”陆砚一震,“沈家,叶家?”

“当年菱王矫诏登基,为了坐稳皇位扑杀了许多作为太子党派的世家,以及清流直臣,沈家也没有幸免遇难。然而在当时叶家式微,叶磊之只是一名翰林学士,他虽然没有受到菱王的重用,却也没有牵连进这场灭门风波。”姜绾的声音轻缓。

她看着陆砚,继续说道,“下面就只是我的猜想了,沈由来京都,很可能是为着沈家的血海深仇。可菱王已经死了,他无法向菱王复仇。所以,他只可能是发现了其他与菱王有关联的人。”

“你的意思是说,叶磊之曾经与菱王有所勾连。”陆砚听出了姜绾的话中之意,他的目光也逐渐变得锐利。

姜绾淡淡说,“我没有证据,这些全都是我的推测而已。”

陆砚不可置否,他将过去的一些经历在脑中串联,有一些事情骤然间变得格外明晰。

“在菱王发动政变的后几日,北冀人突然大军压境,他们来势汹汹连夜奔袭大梁的辽北,齐国公不得不率明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