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首辅(1 / 2)

嫡女为凰 逐夜 1163 字 25天前

叶府地处东街正中心,风水极佳。与世家门阀府邸的豪奢精致不同,整个叶府风雅简朴,屋舍间种满了茂密的绿树。

除此之外,叶府内人丁并不算兴旺,叶磊之只娶了一位正妻向氏。

向氏的父亲向净,曾是前朝内阁重臣,也是叶磊之入翰林被授庶吉士后教习的老师之一。

叶磊之与向氏两人是结发夫妻,感情甚笃定,因此他并没有纳妾,两人所出也只有一位嫡女叶澜烟。

近几年,华临渊以首辅门下学生之名,经常出入叶家议事。

叶府管家与他相熟,引着华临渊穿过穿堂,坐到前堂偏厅内,又令小厮奉上茶。

“华大人请稍坐片刻,我已经派人去向老爷通报了。”管家恭敬地说道。

“你不必忙碌了,我今日是有要事同老师相商,还请你带路。”华临渊笑着站了起来,言语中却透出一丝急切的意味。

他前几日就想来找叶磊之,却听说叶磊之这几日都在文清阁处理政务,并没有回叶府。

于是他今日前脚得知叶磊之回府的消息,后脚就冒着大雨来了。

管家明白华临渊的来意,露出为难的神色道,“只是您今日来的不巧,府上刚有访客到访,正同老爷在书房议事。”

“原来是这样。”华临渊笑了笑,又重新坐下,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

等了一盏茶功夫,华临渊看着窗外的连绵不断的雨丝,心中也越发焦躁了起来。

“请问那位访客是何人。”华临渊问道。

管家看了他一眼,语气依然恭敬道,“是吏部尚书方大人。”

华临渊点了点头,暗想方全此时到访肯定是为了某些官员的调动或者某些官职的空缺,只怕就是他今日所谋的那一件事。

他正要开口,却看见一名小厮走了进来,向他作了一揖,说道,“老爷请您去书房。”

华临渊连忙跟着小厮穿着一个游廊,便来到了书房,书房被一扇屏风分为内外两侧。

“老师”华临渊正要开口,却听到书房内侧传来说话的声音,显然方全还没有离开。

小厮已经退出去了,华临渊思忖片刻,决定还是先不打扰,而是在一张椅子上坐下,等待叶磊之的传唤。

书房内侧两人谈话的声音虽然不高,却还是清晰地传进华临渊的耳朵。

“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既然已经空出来了,我有几人推荐,还请阁老定夺。”这是方全的声音。

原先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大人,出自世族陈家,入都察院已有十五年虽然没有做出大的政绩,却也算平稳。听说前段在家中吃醉酒,意外摔了重伤,加上他也年过五十,便自请致仕回乡养伤去了。

原本左、右都御史皆由出自世家的官员担任,都察院行监督百官之责任,手中权利极大。凡重大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公同审断,稽察各级衙门、官吏办事的优劣,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及封驳事,还有监察科举之责。

如今以南安侯为首的几大世家与叶磊之壁垒逐渐分明,叶磊之如今与吏部尚书方全关系紧密,可以说他们两人一手控制了官员的选拔,因此叶磊之通过科举提拔了许多寒门子弟,培养了自己的党员,如今朝中许多要职皆由出自寒门的官员担任。

因此,左都御史这个位置一空出来,几个世家皆是蠢蠢欲动,方全自然不能容忍这个位置继续被世家垄断,因此想从几名出身寒门的监察御史中提拔。

方全本以为叶磊之会赞同他的想法,正要说出那几人的名字。

“你不必说了,把这个念头压下去吧,这个位置不该由我们来举荐。”叶磊之缓缓说道。

“阁老还未听到那几人的名字,为何做此决定?”方全一愣,又继续说道,“难不成要按照规矩从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中提拔,那些大都是出自世族。”

叶磊之的声音透着一丝淡然,“论规矩确实如此,但此事只看陛下心意。”

“阁老此话何意?”方全问道。

叶磊之看了他一眼,又说道,“皇帝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皇帝了,他如今有自己主意与谋划,更不会容忍有人威胁到他的权利。加上陈御史这个意外出得实在蹊跷,只怕是皇帝想要给这个位置换个人,你若此时去举荐人员,实在不妥。”

方全沉默了片刻,点头道,“阁老所言极是。”

皇帝想在这个位置上安插自己的心腹,谁去举荐人员都是与皇帝对着干,必然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华临渊听到这番话,心中也是一惊,再回过神来,发现方全已经走出来了。

“方尚书。”华临渊向他作揖道。

方全四十多岁,身形极瘦,面容长得严肃端正。他向华临渊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华临渊走进书房内侧,看到叶磊之正坐在案桌前。

叶磊之穿了一件深蓝色衣袍,面容端正,下颚偏方,看上去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