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说剑(1 / 2)

只听金戮虎又道:“师父他老人家好偏心,其绝学以天罡剑法为最,地煞刀法次之,他将天罡剑诀传你,却只传我地煞刀法。”

赵远阳道:“师弟,你会错师父之意了,师父常说,这世上绝艺之多恰似这漫天星辰,一个人毕生精力有限难以全专,他是希望你我师兄弟各专一门,将这天罡之剑、地煞之刀法传世,不至于技艺失传。”

金戮虎道:“这十年来,想必师兄剑法比之当年有所精进了?”

赵远阳道:“当年师父传我天罡剑诀,其本意一则是以防绝技失传,二则是教我除暴安良,作个一心为民的大侠,才不负其一身所学,而我却四处争斗,虽然一时间在漠北一带声名鹊起,但有负师父教诲,后来师兄你……”

金戮虎道:“不错,我后来投靠了鞑子,赵师兄你和师父只认为我卖国求荣,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赵远阳“噢”了一声。

金戮虎继续道:“我也怨恨鞑子,在他们铁蹄之下汉家大地生灵涂炭,但是方今朝廷上下腐败,民怨日益深厚,鞑子入关是迟早的事情,我这叫顺应时事,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也劝劝师兄,如果你愿意归顺,我可向其引荐引荐,保你一个好的前程。”

赵远阳道:“师弟所言差矣,我汉家江山岂可轻易拱手让人?况且今日尚有一半天下在我汉家手中。今日吴将军差人到我青木堂,想必是知道了师弟行踪,我劝你早日离开这里,免受劳役之灾。”

金戮虎道:“师兄你想一想,方今朝廷腐败、民怨积愤,正是天下苦秦久矣,虽说蛮夷入关导致民间动乱,但是这个动乱是暂时的,一旦天下一统,那社会将会趋于稳定,人民即可安居乐业,不管江山谁坐,只要这世间不再有战争,那也是功德无量,和师父之志不相背离。”

赵远阳只认为这位师弟完全是在强词夺理,也不便多说,只是转过话题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打听师父下落,不知师弟可有消息?”

金戮虎道:“自从师父离去,我一直找寻,我要让师父知道,我加入鞑子,并不是为了个人荣华。”

赵远阳道:“也罢,你我二人今日在这长江畔,赤壁旁叙叙旧,同时也了却这十年之约。”金戮虎从袖中拿出两个大碗,分别斟满了酒,说道:“你我师兄弟共饮此杯。”两人三旬酒罢,金戮虎道:“既然师兄不愿意,我也不便强人所难。不过,师兄十年前有言,如果今日你我谁输了,便自跳入江中自寻了断,亦或血溅赤壁,留下师父绝学?”

赵远阳道:“不错。”

原来金戮虎当时投靠鞑子,他们的师父离去,金戮虎知道后,找到赵远阳索要天罡剑诀,金勠虎自知不是对手,便召集三千甲士前来威逼,当时赵山河年纪尚小,为将赵山河抚养成人,也希望师弟能在十年里痛改前非,为国家做点事情,当时赵远阳与金勠虎便定下了这十年之约,以作缓兵之计。

赵远阳又道:“这天罡剑诀为正气之剑,当年师父不传你剑法,是因为他老人家看出你心浮气躁,希望能够先以刀法化解你身上的戾气,再传你上乘剑法。”

金戮虎大笑道:“这么说来,他老人家倒是用心良苦了?师兄,看刀!”说完便举刀向赵远阳攻来。

这时已过了一个多时辰,天上一片云层从圆月之下掠过。只见金戮虎刀尖作剑径直刺来,赵远阳看来路攻势似刀法却又蕴藏着剑法奥妙,攻守间是刀非刀、似剑非剑。赵远阳胸有成竹喝了一声:“好刀法!”便手持长剑,催动体内真气,这气意与剑意浑然一体,一时间狂风大作,赵远阳剑借风势,风助剑威,向金戮虎砍去,刀剑相交之际飞沙走石。

秦方玉与赵山河在一旁看的忘我,二人争斗身法快捷,竟看不清哪一个是师父哪一个是师叔,只见两道影子在绝壁之上来回穿梭,身影如同鬼魅却又似舞蹈般摇曳生姿,夜色之下刀剑之声震动江水。平日里从未见师父与高手过招,今日见来看的二人如痴如醉。

赵金二人悄立潮头,月色从云层中斜射下来。

金戮虎大声道:“师兄这剑法怎与我这刀法相似?”

赵远阳道:“你那地煞刀法是从我这天罡剑法幻化而来,虽说是刀法,其实只有在剑气的催动下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你当年离去,师父将地煞刀法与天罡剑法合二为一,另辟蹊径改良而来,没来得及将这刀剑之诀传于你。如果师弟能够回头,那我们师兄弟共研这天罡地煞之诀,保国安民如何?”

金戮虎道:“你在这荆湘之地经营十载,创立这寂寂无名的青木堂,可江湖中人早已经忘却你这号人物了,在荆湘一带,人们只知道你是一个多管闲事的大善人,即便是人们称你一声赵英雄,那也是徒有其名,学得这刀剑之法又如何?如果师兄能够悬崖勒马,投入清廷,那这天罡地煞之技有朝一日便可成为国术,到时候名扬立万,岂不快哉?”

赵远阳道:“师弟,师父教你我一身本事,一生虽说十八般兵器俱精,却以剑法著称,你可知为何?”

金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