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第244章 帷幕之下贾诩之谋(2 / 3)

“刘备英雄也,此人不好诗书,最重义气。

此人以义气结交群豪为其所有,以关张为爪牙,以陈登、简雍、孙乾、糜竺为宾客,以鲁肃为谋主,这些人皆发自草莽,除孙乾之外,并无一个拜过名士。

如此人物必然不好重利,以义当先,不然如何服众?

此人若是思虑再三方肯出兵,那便是中了公等计策,可他想都不想就收容后将军,那便是设下诡计,专候我等入彀。”

贾诩的话翻译翻译很简单——伱看刘备身边都是什么人?

除了孙乾之外哪有一个是正经的读书人?

关张不用说了,市井草莽,简雍陈登跟刘备一样放荡不羁,主打一个肆无忌惮,糜竺明面上是豪族,实际上是个讲义气的私盐贩子,鲁肃也是聚集众人护卫一方的豪杰。

这些人安身立命的招牌就是讲义气,他们扔了义气,就像袁家扔掉了四世三公的招牌一样,谁还会追随他们?

要是刘备听说之后仔细考虑很久才勉强答应,然后亲自来叶县跟曹操谈谈,那贾诩觉得十有**是真的动心了。

但听杨定派来的使者说,刘备跟杨定相谈甚欢,然后一口答应了杨定,当场不顾麾下护卫赵云的劝阻就答应了与杨定合作,一副全然迫不及待的模样,贾诩是绝对不信的。

刘备要是这样,他手下的那些兄弟怎么可能心服?

他能出卖吕布,这不就跟吕布一样无耻了?

跟吕布一样无耻,这以后谁还敢再跟他一般见识?

贾诩的话让众人鸦雀无声。

郭嘉、荀攸、桓阶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确实是有这么一点点的道理。

不过……

万一贾诩猜错了呢?

万一贾诩猜错了,他们辛苦布置的春季大反攻就这么错过了?

犹豫许久,曹操叹道:

“文和所言极是,不过我看也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叫伯宁率军五百,先去查探一番消息。

若是刘备真想与吕布破脸,那定要将大军调往北边,只留少量兵马防备我等。

若是他依旧在此地囤聚重兵,那便是没有中计,咱们可以再安心等待,再举大事。”

“不成。”

这次开口的是在荆州投靠曹操的谋士桓阶,他皱眉道:

“这些日子我听闻一件事——刘备此番进军,以其义弟关羽为先锋。

此人武艺极其高强,不在吾故主孙文台之下,我军便是突入颍川,急切未必能胜。

刘备若是与吕布翻脸还好,若是没有与吕布翻脸,只需让关羽以五六百人诱我军至,再派精兵数千来袭,我军必然抵挡不住。

以吾观之,不如暂时忍耐片刻,以待良机。”

之前趁着袁绍南下夺取颍川的谋划失败之后,桓阶在战略上跟颍川众谋士就开始渐渐出现了分歧。

他认为目前最适合曹操的方略是联合长沙太守张羡等人举兵先夺下荆州,这样可以避免跟实力强大的吕布、刘备正面冲突,包括离间吕布、徐庶、刘备等人的方略也是为了配合他夺取荆州的战略。

可颍川谋士自然不能接受这个。

他们的老家现在刚刚被敌人占据,现在他们的人望不错,还能联络很多人为己用。

可若是时间长了,他们的声音会越来越微弱,为他们效力的人会越来越少。

而且夺得荆州之后,曹操为了控制住整个荆州势必要把治所搬到襄阳或者江陵,对荆州世族的重用将不可避免。

这将严重挑战他们的地位。

荀攸冷笑道:

“曹公自董卓之乱时散尽家财起兵,只为迎接天子,还大汉安宁。

如今天子即将东归,我等若不能返回中原,反倒窃据一处,与蛮夷何异?

吕布之前还是董卓之子,现在却要以忠良自居,迎接天子,之后再以天子诏令,言我等皆为反贼,荒天下之大缪!”

这次荀攸好不容易说服了曹操麾下的夏侯惇、许褚、文稷三大军头,这次以迎接天子为名,众人都愿意拼命死战。

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这三大军头之后又要推三阻四,日后再难收复颍川。

就在荀攸与桓阶争执不下之时,只听得身边响起一声冷笑。

只见骠骑将军张济已经缓缓起身,用森冷的目光瞥了一眼桓阶,让桓阶顿时感觉到一阵难言的威压。

“要是与孙文台一般,倒是易与。”

桓阶脸色大变,恶狠狠地盯着张济,张济风轻云淡地道:

“之前孙文台能一路大胜,还不是吕布胡轸互相倾轧,让他钻了空子?

当年我用兵时,先大败朱儁于中牟,复大破孙坚于梁东,之后抄掠陈留颍川,战无不胜,若非吕布杀了相国,呵呵,中原之主是谁还不可定数。”

张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