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一言一鼎(1 / 2)

老夫子看了看左右,低声道,“节度,别告诉我,在您心里,蛮夷跟汉人是一个地位。”

啊这!

老夫子的感觉很敏锐么。

叶琛轻声笑道,“老夫子怎么认为呢?”

老夫子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了一份珍藏多年的条陈。

叶琛看了一眼,因为年数过去了许久,很多文字只能模糊的看一个大概。

但仅仅是看上两眼,尚未通读全文,叶琛也是惊呆了。

他没有想到,一个在边疆教书多年的老夫子,一个默默无闻的汉家儿郎,竟然能有这份见地。

儒学只是表象,一个做给契丹人的表象,让他们自以为跟汉家儿郎平等的假象。

内里则是偷偷摸摸的弘扬佛学。

佛学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存在。

人一旦信仰了佛教,就会少了几分杀气。

人一旦信仰了佛教,就会少了十分的进取之心。

自古以来,崇尚佛教的国家,就很难成为一个强悍的国家。

同理,一个民族一旦信仰了佛教,就难免衰落。

这一点,从吐蕃身上就可以得到印证。

昔日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松赞干布,虽然带给了他们文化,工具,但相对应地也带给了他们佛教。

自此随着松赞干布的老去,昔日强大到不可一世的吐蕃,也开始慢慢的腐朽,失去了进取之心。

这便是佛教给吐蕃带上的枷锁。

叶琛并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他也知道佛教的恐怖之处。

首先便是轮回转世的观念和因果报应的说法,他可以很好的替朝廷安抚底层民心,武则天作为女帝,同时也有各种佛教的称号,朝廷可以宣传武则天和叶琛,是代表佛陀,来惩罚契丹贵族的,是那些贵族的报应。

这可以巩固大周对于契丹的统治,同时让那些被欺压的贵族、世家,也逐渐接受这种思想,让他们开始逐渐安于天命,忍受苦难,让他们将美好的生活寄托于来世。

而不是动不动就抡起刀子,跟朝廷干,跟汉人干。

这是不对的。

至于契丹组本身的萨满教,在叶琛看来,完全不是体系非常成熟的佛教的对手,而且也太具有进攻性了。

他们的统治者,动不动就鼓动洒满,开始仙灵附体,口吐白沫,然后驱使民众,容易引起骚乱。

此外则是他们的习俗,跟汉族完全不一致,让人完全没法接受。

就比如说,叶琛来了河北道之后,屡屡见识到的契丹人的丧葬习俗。

他们会将家人的尸体,挂在山林里的大树上,悬挂三年之后,才收敛尸体,焚烧安葬。

据契丹人说,这种风俗叫做风藏。

可以想象这些野蛮、原始的风格到底有多吓人。

所以移风易俗,推广佛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大肆传播佛教,在彼时的汉家传统文化来说,还是一个非常羞耻的事情。

如果传出去,这位老夫子的名声,肯定会被传统的儒家子弟而不容。

叶琛感慨道,“没想到老夫子为汉家守了大半辈子的边疆,到老还要挨骂,叶琛心中不忍。”

老夫子却淡淡的说道,“汉家兴衰,虽匹夫而不敢不尽力而为也。”

叶琛的身体一震,沉吟了片刻,起身行大礼,“夫子,请受琛一拜。”

周围的众人,在一边儿一直听着,对于这位为了国家的北疆,默默付出了大半生的老夫子,也是崇拜之色。

没有人愿意来这边远寒冷之地教书,但终究是有人要来的。

他这把年纪,其实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依然愿意去做,甚至愿意背负骂名,这点很值得所有人敬佩。

叶琛虽然总是认为儒家陈腐,缺乏进取之心,甚至于成了世家统治天下的工具。

但是却又不得不说,因为有儒家的存在,确实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信念者。

“夫子,你宣传佛教,节度使府肯定会给您最大的帮衬。”

“甚至于会派遣大量的中原寺庙的大和尚过来,作为您的助力。”

“但是萨满教的人,甚至于契丹的贵族,难免会挑衅,寻找您的麻烦。”

“对于这些人,您不必理会,自然有人去处理。”

叶琛笑着说道。

改变就会动蛋糕,就一定会有人跳出来闹腾。

对于闹腾的人,反对的人,他们最好的结局就是去挖煤。

老夫子抚摸着颌下的胡须,似乎在思考着未来。

而一边儿的也频频微笑,对于自家节度使的行径,早就见怪不怪了。

之前他们身为儒家子弟,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节度使的残暴的。

动不动就杀人,灭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