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一门两秀才(1 / 3)

“老蔫,嫂子厚着脸皮说句话。”秦氏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若是小叔你还有啥用得到嫂子的地方,只管开口,挣多少钱无所谓,主要是嫂子跟你二哥,都想开拓下眼界。”

原来她没有啥子上进心,就是跟着婆婆过好日子就好了。

但是现在满屯和满仓都开始读书写字了,劲头很足。

要是以后温华走了,她还想把儿子送到镇上去读书。

考不考功名不重要,只要开启心智,长长见识就成。

人一旦有了梦想,就得花钱了。

老蔫培养孩子读书,可是让她见识到了,这孩子就是四个蹄子的吞金兽。

她又不可能求婆婆拿钱供孩子们读书,不然弟弟们那边儿不好交代。

二嫂是什么样的人,叶琛心里很清楚。

而二哥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叶琛虽然不说,但是心里也有数。

这两口子虽然话不多,但是都是有亲情,踏实做实事的人。

在任何时代,想要有很好的发展,都离不开家族的帮衬。

所以叶琛不介意帮衬二哥、二嫂的。

叶琛开口道:“想要改变境况,还是要有自己的方向的,二哥、二嫂可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吃食也好,木匠活也罢,只要有方向,我就能帮着你们挣钱。”

二嫂眼睛一亮,“你这么说,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咱们村子有了你这个军师,都能吃饱饭不挨饿,二嫂一家有了你这个军师,岂不是要发家致富。”

叶琛笑道:“发家致富不好说,起码不会苦了孩子。”

二人正在说话时,隔壁的栓子跑了过来,大声喊道:“老蔫叔,不好了,温家庄来了很多人,团练的大哥们不让他们进,他们拿着武器要硬闯。”

叶琛微微皱眉,温华却已经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他一脸正色地站在叶琛面前,行礼道:“姑父,此事交给我来处理吧。”

走出院子,向外走去,他看到了无数的温家庄的长辈以及青壮,气势汹汹地站在村口,跟清河村的青壮对峙着

温家庄一口气来了几十人。

温家族长站在最前面,白发长须,很是威严,便是年轻的村长都老实的呆在一旁不敢说话。

“太爷爷!”

温华赶忙弯膝下跪,行大礼。

叶琛也问明白怎么回事儿了,温家庄虽然带了兵刃,是因为听说附近闹山贼,并未有起冲突的意思,反而是清河村反应过当。

温家族长虽然年迈,但颇为大度,并未计较此事,反而摸着胡须,目光严肃地看着温华,开腔道:“华儿,你自幼天资聪颖,自你三岁始,家族便投入重金培养你读书,这么多年的束脩费,家族也未曾少你一文,你是温家庄的骄傲,也是温家庄的未来。读书一事,不是你一厢情愿说不读便不读的。”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让温华无言以对。

他自是知晓,为了让自己读书,家族付出的成本也不小。

他自己起初自己外出读书时,因为束脩和生活费不足,家里拿不出钱来,上下急得不行,是族长摆了酒宴,将全族成年男丁召集回村。

大家喝着最浊的酒,说着最宽慰人心的话。

酒宴毕,凑了整整一大箱子的铜钱。

他知道自己背负着家族兴隆的使命。

他也曾无数次暗暗发誓,有朝一日我温华,出将入相,位极人臣,于匡扶社稷之前,先要报答乡亲们。

是自己的无能,辜负了族长的希望,是自己的无能,辜负了家族的信任。

虽然他有信心追随姑父的脚步,做一番大事,可他知道,族人们是失望的。

听温家太爷讲话,知道他是个通情理的人,叶琛便开口主动问询道:“温家太爷,你是晓情理的,从始至终我都不阻挠温华的去留,我只想问一句,您是否已经温华得罪当朝武家子弟的问题?”

武家子弟?

温家族长一脸疑色。

华儿读书,跟这些人有什么关系?

温老太自然知道孙子是因为得罪武家人的事情被书院开除的。

但是这种事情,他如何能跟外人说。他只是跟族长说清风书院,容不下温华,希望族长能出面帮忙再找个书院。

温家族长读过书,虽然没中童生,但是家底还算殷实,结交了不少人脉。

县里也认识些人,他就打算清风书院如果容不下温华,便让他去其他地方读书。

“太爷爷,我被清风书院开除,是因为同窗冒用了我的名字上书朝廷,得罪了当朝顶级权贵武家,武家人不允许我在书院读书。此外他们还百般中伤我,现在的我,声名狼藉。”温华面露苦涩,“在士林圈子里,我的声誉已经彻底毁了,没有童生愿意与我互保,除非我能投卷成功,为官员推荐,但这很明显,谁敢得罪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