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家族谱系(1 / 2)

山村神医女婿 空骑 1040 字 1个月前

地氏家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公输鲁班,数千年的传承下来,整个家族的规模是极其庞大的。而且由于始祖公输子曾担任过墨门钜子的原因,迁居梅岭之后,家族谱系之中还继承了不少宗门体系的传承特点。

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同姓就是一家。但由于历史上有皇帝赐姓、因故改姓、避讳等原因,其实同姓不一定同属一个宗族,不同姓的人也可能是一个老祖先,姓氏的起源及演变十分复杂。确认同族除了姓氏之外,主要凭家谱。

家谱上都记有姓氏的来源,更记有什么时代、居在何地的可知始祖。家谱,从可知始祖,一代一代,按世、按门(支)记录着族人的简单生平。所以认同宗,要查谱、论世,方可准确和不乱辈分。

本地的谱系记载有家谱、谱碑、家堂轴子等方式。家谱是家族世代连续记载的谱籍,多有各门掌门人保存。

直系,应指“直系血亲”,或“直系亲属”,按《辞海》注,“直系血亲”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血亲,即生育自己与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即:往上数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

母等,往下数是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理论上,“直系血亲”可以往上往下无限推衍。“直系亲属”则包括直系血亲与直系姻亲,有时包括需要自己抚养的未成年弟妹等。

旁系,与“直系”相对,指“旁系血亲”,《辞海》注为:直系血亲以外的血亲,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与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如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伯叔、姑母、舅父、姨母等。

嫡系,要先弄清“嫡”字的本义。在宗法制度下,称正妻为“嫡”。“嫡”有正宗的意思。在家族传承的意义上,“嫡系”主要是指“嫡子”,而不涉女性。“嫡子”有两个含义,一是专指“嫡长子”,即正妻所生长子;二是指正妻所生的所有儿子。中国古代礼仪中,为父服丧三年,止于嫡长子,其余嫡子不需三年。“嫡”的相对词是“庶”,妾所生子为“庶出”。“嫡”在古代体现最正统的传承,如同祖不同父的亲属叫“嫡堂”,以区别于“从堂”。

支系,是相对于“嫡系”而言,亦只指向男性后代,不涉女性。“支子”相对于“嫡子”而言,指嫡妻之

次子以下及妾子。按《礼记》记载的制度,“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宗子”即嫡长子。

按照族规,地氏家族的家族谱系,分为嫡系正支、旁系近支、外迁远支三类。其中的嫡系正支就是定居在梅岭地家村的嫡系子弟,而旁系近支则是分布于地家村及周边粤北赣南周边市县乡镇的旁系子弟。而外迁到国内其他地方和海外的则统统被归类到外迁远支一类。

当然,这三类也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一脉相承下来的。尤其是嫡系正支,每一代的家主继任之后,同辈兄弟中的直系血亲就正式成为嫡系正支,相当于古时候所谓的“入继大统”。

而成为家主并不是由上代家主指定,而是由族老会议共推产生的。所以,每一代的嫡系正支有可能是从上一代的嫡系正支中产生,也有可能是从旁系近支中产生,甚至还有来自外迁远支的先例。

整个地氏家族的规模,仅凭留存在地家村的地氏宗谱,已经是很难统计的了。地氏家族的传承范围、规模和悠久历史,估计也只有同时期的圣人孔家可以相提并论。

不过,地氏家族一贯比较低调

,即便是其影响力遍布全球隐形实力堪称第一,但在省市一级的地图上都找不到“地家村”这三个字,周围的乡民们所熟识的就是“上塘村五组”地家。

地家的族老会议,一直以来也没有很明确的界定,一般说来,嫡系正支的事情都是由地禄简、地禄竺和地禄符三兄弟商量着决定的。

每隔两年嫡系正支和旁系近支禄字辈以及再上一辈的恒字辈身体比较健康的族老都会在农历六月十三日始祖公输鲁班的生日这一天在地家祠堂聚会,每次的族老聚会与会人数一般都有近百人之多。而每隔十年,同样的日子就会由来自外迁远支的族老回乡祭祖,到时候举行的大族会规模就更大了。

而关于家主的继任人选,由于涉及到“嫡系正支”名分的确立,就不是地禄简三兄弟能确定的了,必须交由族会甚至是大族会讨论决定。

“嫡系正支”表面上看得抛弃原来的生活,同辈直系兄弟亲族全部回迁地家村避世隐居当农民……但事实上由于“家族共同基金”的存在,以及家主对地氏家族的控制力影响力,每一代的继任家主的产生都是一个利益争

夺的关键时刻。

“永字辈的这一代,说实话并没有什么能力非常出众的人物。尤其是家传功法的缺陷,导致他们的实力……都比较差,经过前几次族会和大族会的讨论,最终确定出来的五个继任家主候选人,倒有四个都是我爷爷这一代嫡系正支出身的,唯独地永亘来自旁系,他爷爷和我祖爷爷是堂兄弟……”

地洪杰并不知道雷天保找他打听继任家主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