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墨门技击(1 / 2)

山村神医女婿 空骑 1076 字 1个月前

“的确是先天符文!怪不得出现灵力波动了呢!”雷天保之前在关注尚未重组完成的木偶时就感觉到了一股微弱的灵力波动,而在这之前他并没有发现这套木偶里还有灵气的存在。

“这些先天符文写的是什么?”

白宜芝摇了摇雷天保的胳膊,在场的三个人里也只有雷天保才看得懂这种源于昆仑的特殊符文。

可雷天保却露出了一丝苦笑,摇了摇头。

“这个你别看我,我也只认识其中的一小部分。即便是在昆仑能够认识左右符文的人也不多……”

“我知道了!”

雷天保这儿话音刚落,站在一旁一直都没吭声的无尘,突然一手扶额一边叫了一声。

听到他这声惊呼,雷天保有些纳闷地看着他问道:“你认识这些先天符文?”

“不……不是的!”

无尘摇了摇头说道:“这些符文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我想起来之前这木偶演示的第二套技击互搏是什么了……”

之前那些木偶打出的拳法,雷天保并不认识,不过以他的判断应该是古武的一种……而无尘原本所学的道家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古武也是那个时候流传颇广的技击之术,

包括无尘自己也会一些道家的古武功法拳术。

如此说来,他知道这木偶使用的拳法,倒也不奇怪。而如果能够知道这些拳法的由来,或许也是一条线索。

无尘笔者眼睛会想了一下之前他看到的那些动作,非常肯定地说道:“我判断这应该是墨门技击!”

相传墨门技击是第一个成体系的古武流派,被称为“古武之始”。

墨门,也被称之为墨家。儒,墨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当时有“不入于儒,即入于墨”之说。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曾是分庭抗礼。战国后期,墨学的影响一度甚至在儒学之上。

儒家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种哲学流派。而墨家却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他们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或钜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也就是历史上被称之为墨子的那位先贤。他应该是第一代“巨子”。巨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在团体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淮南子??泰族训》中曾有过“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的记载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

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

墨门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曾经巨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古武之学随着岁月的变迁渐渐式微。

到了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力限制了民间武学发展,侠以武犯禁,朱元璋对民间武学发动了很沉重的打击。

明朝之后的满清,在这方面做的更为过分,他们担心汉人太强大推翻了他们的统治,几乎是全面限制了民间武学的发展,不过对满清子弟却没有一点的限制。

直到清朝末年,朝廷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这是民间武学才有了一点的发展,很可惜随后政局动荡,很多的古老武学都相应失传,流传至今的也就只有一些皮毛之术了。

“赤霞观的藏经阁里有一些历代掌门搜集的外门武学……我曾经看到过一本墨门技击的拳谱,其中有一部分和之前那些木偶互搏之时用的招数是一样的!”

无尘非常肯定地说出了他判断的依据。

听到他这么说雷天保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如果你能确定,这就是墨门技击的话……那这东西的作者应该就只有他了!”

“谁……”

白宜芝和无尘几乎是异口同声问出了口。

雷天保笑着说出了一个人名——公输子!

“公输子?”

无尘和白宜芝听到这个名字都呆在了那里。

尤其是白宜芝,对这个名字是一无所知。

“公输子是谁?”白宜芝看着雷天保的眼神满是困惑。

“竟然是他,难怪这套木偶会如此的神奇!”

雷天保还没回答,无尘一声惊叹着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