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人民的力量(1 / 2)

山村神医女婿 空骑 1041 字 1个月前

申报基尼斯世界纪录的事情最终不欢而散,雷天保并没有对林煜有任何不满,但林煜还是因此而深感自责,并在村委会每周一次的例会上正式做了检讨。

“对不起!村长,支书,这次的事情完全是因为我急功近利造成的……不但伤害了无尘道长,还由此对咱们村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在此向各位领导深表歉意……”

看到林煜如此自责,雷天保和雷东亮相视一笑。

雷东亮呵呵一笑道:“小林啊!你可别有什么负担,这根本就不关你的事,要怪也只能怪海州来的那个姓辛的,太目中无人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

“是啊!他那人一看就是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人,这种人看不上咱们农村人,更是看谁都怀疑谁是骗子,为了这种人伤了咱们兄弟的感情就不值得了!别把这事放心上,我师父不会怪你的!”雷天保也在一旁宽慰着说道。

听他们这么一说,林煜心中也释怀了,后来还专门找无尘再次表达了歉意……

对东山村来说,这件事似乎就这样过去了。但谁知道一位原本和此事毫无关系的外人,却因为此事久久

难以释怀!

“作为一个旁观者,亲眼看到基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人员缺乏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对一位两百多岁的长者如此无礼冒犯,真是令人气愤……”

何英凯教授当时不但全程目睹的辛祁对无尘的“审核”,他的一位学生因为忘了关掉采访的录像设备,还把当时的情景给拍了下来。

回去之后,何英凯的学生就把这段视频给发到了网上,顿时引起了轩然。

当记者登门采访何英凯教授的时候,何英凯本人也对当时辛祁的做法表达了不满。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登载在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历史学术期刊《史学新说》上面,在文章中何英凯教授把他和无尘道长会面的过程写了出来,其中还披露了关于无尘道长身世之谜的很多详细信息。在文章的最后,何英凯向全国史学界发出了一个呼吁。

“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我必须帮助无尘道长寻找到更为有利的证据,证明无尘道长的身世……同时我呼吁全国各地的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们,大家一起来帮无尘道长找到他那失落的‘出生证明’,这不但对无尘道长本人,对我们这个

国家和民族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何英凯的呼吁发出之后也立刻得到了非常大的反响……一时间竟然在国内掀起了一个“帮无尘道长找出生证”的活动。

不得不说,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随着网民们大量的转发,国内史学界的学者和广大的历史研究爱好者纷纷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大量的以前深藏在历史故纸堆里的史料被挖掘了出来。

“汉军八旗的组成人员主要以清初贵族征战中所掠夺的关外、关内一带的汉人及降人为主,他们隶属于各贵族,与奴隶身份不相上下。但清军入关以后,则汉军八旗人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汉人,八旗汉军甚至有和满人同等的地位,甚或被视为满族。

凡被编置在八旗之下的人们,不管满洲也好,蒙古也好,汉军也好,都可以自称或被称为‘旗人’即满族人了……前人一向是把汉军旗人当作八旗成员之一来对待的。

后来虽有汉人隶属或加入汉军八旗的现象,但其地位,总不如早年入关前加入汉八旗、满化较深者。而张广泗在康熙六十一年前即由监生捐纳入官,候补知府,六十一年恩授

思州知府,可见其家族在籍时间不短。从张广泗给雍正的奏折中自称为‘奴才’,亦可知张氏家族应为早年入旗的汉军。”

“《雍正朱批御旨》中,关于张广泗的父亲的确有相关记载‘雍正六年十月上谕二十五道,初二日奉上谕:原任通判张镐,素性钻营多事,居官声名甚劣,及在营田水利効力,又不奉公守法,致犯枷责之罪。近览张广泗奏折,始知张镐即张广泗之父。张广泗历任声名甚优,且能实心为国家宣力,诚足以盖父之愆。从前赵宏恩之父赵世纶赃私累累,朕因赵宏恩勤慎居官,特开恩宽宥其罪。今张镐既有此贤能之子,着将张镐枷责宽免。张镐应洗心涤虑,安静守分,俾其子得以专心供职,上报国恩。倘仍蹈故辙,或贻累伊子声名,必将伊父子一并治罪!”

“根据笔者调查,张广泗在上雍正的奏折中为父求情,现抄录如下:奏为谨陈蚁悃跪恳天恩事:窃臣父原任山东兖州府管河通判张镐,于康熙五十七年丁忧回旗候补,于雍正四年蒙皇上天恩,命往水利营田效力,因父奉委卖米,有应交米价银两迟延日久,始行缴纳,经总理水

利营田使怡亲王参奏,奉旨交部议处……为此臣跪恳天恩,将贵州巡抚员缺另简贤员,准赴京代父加等领罪。”

“我们在《兖州府志》中找到了张镐其人:‘张镐,镶红旗人,俱康熙时任以上捕河通判。’张广泗的父亲叫张镐,原任兖州府捕河通判,虽是一个低级小吏,却是一个肥差。张镐于康熙五十七年丁忧回旗候补,雍正四年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