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重建“太清观”(1 / 2)

山村神医女婿 空骑 1026 字 1个月前

陈淮提到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的问题,其实是他刚刚在村委会等雷天保过来的时候,林煜向他汇报了此事,他也只是随口和雷天保他们两位村领导提了提而已。这件事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林煜。等陈淮走了之后,雷东亮就把林煜找来问了一下。

“其实这个申报纪录没你们想想的那么麻烦,只要在网上填个表,然后等吉尼斯方面联系我们过来认证就可以了……”林煜对此进行过一些调查了解,对于申报这个纪录还是很有信心的。

听他这么说雷天保“嗯”了一声,随后还是敲打了他一下,一脸抱怨地说道:“以后别什么事情就捅到县领导那儿去,领导都忙,哪里能事事关心呢?像这种事你自己能处理的,也根本用不着来问我们,你去办就行了呗!”

“额……雷哥,我这不也是尊重领导吗!行了,我明白了,以后这些小事我都自己处理,就不麻烦两位领导了!”林煜被他这么一说,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尴尬。

关于这个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反正雷天保抱的宗旨就是能办成最好,办不成也不用

太过在意。

目前来说,东山村最主要的工作重点,还是在太清观的重建和修缮工作上。根据专家“考证”,属于明代建筑的也就只有原雷家村村委会的一间“正房”,这是一个三开间的堂屋,后面的山墙曾经经过改建,倒是前面的五根立柱和大部分屋顶,以及整个屋子的木制框架还是原来的结构,但即便是这部分残存下来的建筑,主体虽然还在但大部分都朽烂不堪,已经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了。

“我的意见是,在原址上按明代建筑结构重建,保留部分还能用的建筑构件……不过要达到修旧如旧的标准,咱们县里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力量。”

县文化局文保所的“首席顾问”魏东阳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以前是县中学的历史老师,虽然并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但他将近四十多年来,一直都致力于考察保东县及周边地区历代文物古建筑的分布情况,还曾经写过一篇“滇南地区民间文物保护研究初探”的论文,在这历史文物方面,在保东县境内就没有比他更权威的专家了。

事实上现在这个文保所,还是在他和一些有

识之士的多方呼吁之下前几年才刚刚设立的,文保所里的正式工作人员,大多都是从文化局各部门调来的,力量那是相当的薄弱。

对于这“太清观”的考证,其实魏东阳当初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东山村的山神庙,虽然是明朝初年建成的,但和那位黔宁公沐英还真是搭不上边,只是当初沐英手下派驻在保东地区的一位百户卫所总旗的夫人,据说是出身东山,附近几个村庄的乡绅凑了点钱在此建庙,这位总旗大人应该也出了钱,所以在建庙功德碑上列名第一。

不过,有另一位来自春城大学的历史学副教授,却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本泛黄的家谱,考证出这位总旗大人是沐英的一位宠妾的弟弟,应该也能算是沐英的小舅子。这生拉硬拽的关系,总算是和黔宁公沐英拉上了关系。

至于这山神庙怎么就被考证出太清观这个“古名”,说白了还是塞几个红包,找几位和那个副教授一样的专家,写几篇文章,这故事就算是板上钉钉的了。

不过,雷天保已经和文保所的李所长通过气了,准备给文保所捐资两百万,建立一个文保基

金……所以对东山村太清观重建的这件事,魏东阳也挺卖力的。

不过,对于雷天保提出来的这个太清观要修旧如旧,这件事魏东阳却是有很大的意见。

“雷村长,我知道你的想法是不想建一个太新的新建筑,但这修旧如旧……至少你得原来有那么一个东西,否则这真是很难办到的!”魏东阳是个直性子的人,他和其他的专家不同,有话还是喜欢实话实说。

不过,对于魏东阳的这个说法,雷天保却并不认同,他之前在网上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说是港岛的一位电影明星在国内买了很多的老房子,后来捐给国外某个大学异地重建,还有江南某位企业家把外地一个园林整体搬迁到自家宅基地上……诸如此类的新闻很多。

当他把他的想法和魏东阳一说,魏东阳厚厚的眼镜后面两只眼睛顿时亮了!

“雷村长,你的意思是想从外边弄一个明代的道观过来,再东山村重建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

不知道为什么魏东阳的情绪有些激动,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自己的微博里找出了一篇文章,给

雷天保看的时候,说出了一个埋藏在他心里多年的心愿。

“这是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道观,就在和咱们相邻的覃水县宏江镇上,这栋房子的产权属于当地的一家造纸厂,还有十几户民居……当初我去覃水考察的时候发现了这栋明代建筑,一直在四处呼吁把它好好的保护起来,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一直都没人管,现在这些房子年久失修,已经被认定为危房了。上个月我的一位老朋友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