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云青子借势(1 / 2)

山村神医女婿 空骑 1051 字 1个月前

如今世人都知道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位列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儿也曾经是一处佛道共存之地,在唐朝之前,道教盛行,在道教的三十六洞天福地中,峨嵋山被列为“第七洞天”。但从唐朝开始皇家崇佛,道观逐渐衰落,至清朝道观势力日渐衰微,直至如今已经完全消失。

在峨嵋山历史上曾经遗留诸多道观名称,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使用比如“纯阳殿”原本是道观,观内供奉纯阳真人吕洞宾,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最初名叫“吕仙祠”,后更名“吕祖纯阳殿”,到清代道士绝迹,于是纯阳殿被改为了佛教寺庙。

除此之外还有例如九老洞、华严顶、初殿等等,都曾经是道观,但如今都成为了佛教寺庙,这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一种现象——佛教寺庙用的是道观名称。甚至,九老洞的道教神仙塑像还在接受仙峰寺佛家弟子的礼拜和供奉。

如今若是到峨嵋山上随便问任何一个当地人,山上有没有道观,得到的回答必定是——没有!

而赤霞观虽然在峨嵋境内,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所正规的道观,而是一个村子,在峨嵋

山景区图上四峨山的位置上有一个正式的地名——赤霞观村。

对外峨嵋“赤霞观村”是一个村级单位,但在历史上这儿的确是一座道观,而且是一座具有极高地位的道观。

整个赤霞观村,共有六大姓,分别为王、李、陈、吴、葛、吕,但很令人奇怪的是这六大姓却用同一个“宗祠”,共奉一个“族长”,而这位族长就是赤霞观的观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三位一体”的奇特结构,来到赤霞观村无论是问谁,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还带有神话色彩,所以对于赤霞观村“观”、“村”、“族”三位一体的现象,始终是一个迷。

“前年,市里宗教局派人来调查过,说是上边有政策,所有的宫观寺院都要纳入管理……按照上面文件的规定,赤霞观有很多地方都不符合宗教活动场所的标准。玄羽那老东西也不知道和村里的头头王天盛捣的什么鬼,偌大一个赤霞观转眼就成了玄羽的私人产业,还挂上了村里文化活动中心的牌子,说是这样就能继续维持蒙混过关了……”

按照云青子的说法,他是为了赤霞观的利益,才和玄羽闹翻。但事

实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就很难说了……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云青子被赶出了赤霞观,就只能流落到山下,混迹于市井之间惨淡度日。

对于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梁尚飞并没有想要插手的意思,不过在梁尚飞看来,既然玄羽子的近况不佳,那只要出钱,买下那块玉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事你也不能只凭云青子的一面之词,具体情况如何,还是要等见了玄羽子的面才能知道……况且,那东西是不是对我有用,现在还很难说呢!”

翌日,梁尚飞和雷天保他们一行人就上了山,而云青子听说他们要回赤霞观,以为梁尚飞是要找玄羽子的晦气,死乞白赖地要跟着一起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嵋山就闻名于世,素有“峨嵋天下秀”之称。

“峨嵋山”之名,最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嵋为城廓。”

晋左思的《蜀都赋》有云:“引二江之双流,抗峨嵋之重阻。”

为什么称为“峨嵋”,有一种说法是峨嵋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

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湄山”,最终得名“峨嵋”。

峨嵋山自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二十多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四座山峰组成。

赤霞观就位于四峨山的半山腰上,山下就是龙尾村。他们一行人租了一辆商务车一路沿着山道,径直开进了村里。当他们开到山脚下的时候,就有两个身穿保安制服的人前来引导他们将车停在了山下的一处停车场上。

“你们这车……停车费二十!”

下车之后,一个歪戴着帽子敞着领子的保安直接上来撕了一张小票就要收停车费。按理说这么一辆商务车停车费二十倒也不贵,司机正打算给钱的时候,云青子正好从车上下来……看到这保安立刻冷哼了一声。

“魏麻子!你这兔崽子这是啥眼神啊?本道爷的车,你也敢收费?”

云青子从坐上车之后,就不停地在向梁尚飞打听他现在的近况,虽然梁尚飞并没有说太多只说现在在滇省保东县给人家打工还是当厨子的老本行。但这老家伙还是从梁尚飞和雷天保之间的互动,看出了一些什么。

在他看来,梁尚飞不管是

自己发了财还是找了个大老板当靠山,但至少从雷天保他们这一行的气派来看,应该是有点实力的。

尤其是今天他们租的这两奔驰商务车豪华气派,坐上这车云青子感觉自己腰杆都比以前挺直了许多。现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