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争胜(1 / 2)

山村神医女婿 空骑 1056 字 1个月前

说实话雷天保所遇到的人之中,梁尚飞是第一个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逃脱控制的。这家伙如此滑溜,还真是出乎雷天保的意料。

不过,梁尚飞的运气也就到这儿了,偶尔的疏漏只是他一时的侥幸,真的要从雷天保手中逃脱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梁尚飞便使出了全身解数逃命,犹如一只受了惊的野猫在这片老城区的民居房顶上纵来蹦去,没一会儿就逃出了县城的范围。可当他以为已经逃出雷天保的追踪,想要停下来歇口气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有个长长的影子就在距离自己不远处,猛地一扭头赫然发现雷天保正好整以暇地站在自己身后五米开外,一脸笑意地看着自己!

“跑啊!继续跑……没事,晚上也没人看到你在人家房顶上撒欢!我听说好像现在很流行夜跑的,说这是一种挺不错的运动方式……”

雷天保充满戏谑的话语中,满满地都是嘲讽之意,尤其是他嘴角挂着的那丝淡淡的笑意,仿佛在说“不管你怎么跑都跑不出我的手掌心!”

看到雷天保这倨傲淡漠的笑容,梁尚飞胸中仿佛有一团火被瞬间点燃……

其实,梁尚飞的本

质并不坏,但由于他个性太好强,凡事都争强好胜所以人生路才走得如此坎坷。

原本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完全有机会考上大学,可就是要和同班的另一位学霸争个第一,在考前连着七天七夜不睡觉刷题备考,结果到了考场上竟然睡着了……最终名落孙山,又受不了父母的唠叨继而离家出走上了峨眉山出家修道去了。

在峨嵋道观里,他倒是潜心修炼,磨练心性,在观主无尘道长的引导下不但悟道小有所成,更是练了一身好轻功。可就只是同门之间的意气相争,最终负气下山离开了道观,从而混迹江湖,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他之所以最终成为一个贼,还是源于一次与人打赌……

西川是产茶大省,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馆文化独树一帜。西川首府蓉城的坝坝茶更是川中独一无二的“茶集盛会”,曾有人说过,到了蓉城不喝一碗坝坝茶,体会一下蓉城独有的“巴适悠闲”,就无法感受到蓉城之韵。

蓉城人将露天场地称为“坝”,因此在一片空旷的广场上扎堆饮茶,就被称为“坝坝茶”。摆上标准的竹椅、矮桌和盖碗茶,忙完事情在这儿读

书看报,好不惬意。

位于闹市之中的大慈寺,已有1500年的历史。大慈寺茶园,12元一碗茶,园里有三个茶堂,一个在外两个在内。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坐在茶园的天井中,聊天看报。喧嚣被隔绝在外,只剩下一碗淡淡的盖碗茶和时光轻轻走过的痕迹。

盖碗茶喝起来有些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

多年以后回想起当初在蓉城的那段闲适生活,梁尚飞都有一种隐隐的痛悔,即便那时的生活饱一顿饥一顿,用“清贫”二字都无法形容其中的辛酸,但无论如何当时还是清清白白的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被人追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从离开峨嵋道观之后,梁尚飞就靠着在各地集市或街坊酒肆中寻找机会亮一亮功夫,表演一两手绝活,博得观众一片叫好,顺带着卖些自制的“峨嵋药茶”,混两个小钱聊以度日。

那天,他和往常一样到了大慈寺茶园,喝了一碗盖

碗茶之后,就瞅了个空子亮了一手“梯云纵”的轻身功夫。那些喝茶的客人自然是叫好一片,可还没等他开始和以往一样推销药茶,就遇到一个抬扛的“杠爷”跟他叫板。

自古以来,西川地处内陆交通困难,四周群山环绕正是所谓的“四塞之地”,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或许是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使然,川人形成了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哪怕万山紧闭交流受阻,川人决绝地与天斗与地斗,“入川栈道临绝壁,一道峡江通四海”,在古代那种贫乏的技术条件下,仅凭人力打通出川的道路,需要具有何等百折不挠的韧劲和耐力可想而知……

而在川人之中,将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发挥到极致的,就是那种凡事喜欢和人叫板,逢人就喜欢抬扛的“杠爷”。其实,梁尚飞的个性就属于这一路的。

俗话说“针尖对麦芒,好汉自有恶人磨”,梁尚飞这边刚亮完功夫,就走过来一个大腹便便老板模样的留着寸头的中年男人。这家伙一上来就阴阳怪气地贬损梁尚飞纵身一跃飞上二楼的功夫“华而不实”,说什么要上楼不会坐电梯啊?练这功夫花个

十几二十年的苦功就为了上个二楼有毛用!

听到这种贬损,梁尚飞性子里那种倔犟就一股脑的冲上了头,回怼了一句“你有本事你上一个给我看看!”

那家伙嘴也够损的,嘲讽道:“我的本事不是用来上楼的,上楼我坐电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