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有点后悔了。(1 / 2)

再嫁权臣 李闲闲 1044 字 3个月前

朱玉笙是后来才知道皇城中发生的一切。

蜀王打着太子的旗号带兵入城,表面是剑指诸皇子,实意上却是想逼宫,意欲篡位。

太子原本觉得他话头不对,想观望一番,谁知道蜀王胆大包天,竟让太子钓到一尾大鱼。

藩王带兵入城可是死罪,谁想蜀王竟敢犯此忌讳。

万幸太子早有准备,卫灏调兵入城,关门打狗,与蜀王手下交锋数次,正在交战激烈之时,却有人从里面打开了皇城西门。

蜀兵一路冲杀进去,两方人马在皇城内外杀得天地暗,尸体堆积如山。

紧要关头,皇帝却驾崩了。

太子振臂高呼,总算遏制住了这股叛乱。

蜀王被擒,追查暗中为蜀兵打开城门之人,经过卫灏一番严刑拷打,城门守卫供出了丞相秦理。

卫灏两日没合眼,还得带兵去抓秦相。

想来秦理自蜀王兵败之后,便担忧过自己的处境,于是抛下老婆孩子家里人,乔装打扮畏罪而逃。

所幸自京城大乱,卫灏带兵入城之后,便下令守城巡防队封锁城门,严格管制出入员,最后在城门口捉到了推着粪车臭烘烘的秦相。

卫灏在天牢之内见到秦理,他身上还有大粪的味道。

他着实难以理解:“秦阁老,下官实在理解不了,依阁老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官职,为何要投靠蜀王?”

死到临头,秦理不肯承认:“卫小大人,说话要有证据,我几时投靠蜀王了?”

卫灏冷笑:“阁老没有投靠蜀王,打扮成收粪工的模样,难道是为着味道好闻?”

秦理老脸憋的通红,好半天才讲出一句话:“卫小大人,怎么说话呢,你父亲可是性格温厚品行高洁。”

不提卫山川还好,一提卫山川,卫灏的脾气更收不住了:“对啊,我父亲性格温厚,品行高洁,便活该遭你陷害?”

秦理狡辩:“我几时陷害卫大人了?”

他与卫山川曾为同僚,轮到卫灏便称其为卫小大人。

谁知道卫山川不耐烦世俗之间的争名夺利,其儿子卫灏却是太子手上一把宝刀,锋锐无匹,砍一刀疼痛入骨。

卫灏早有心理准备:“秦阁老,你不说,不代表旁人也不会说。想想你的好学生吧!”

秦理马上想到了自被打入天牢之后便失去音讯的钟克寒,心虚的说不出话来。

原来秦理出身蜀地,早被蜀王收买,且太子从小便亲近治国理念更为保守的卢相,而非激进的他。

他预感到自己在下一任君主继位之后会被边缘化,从权利的巅峰跌下来,就更坚定了要继续站在顶峰的想法,自然更要谋个从龙之功。

可惜,功败垂成。

卫灏自拿到钟克寒的口供,一刻也没停歇赶往东宫,其后又带兵平叛,想起前后之事,还未跟朱玉笙详细讲过,免不了要费一番口舌。

先从母钱的失踪说起,紧跟着便是秦相心腹交付母钱,被朱、姜、钟三人撞破。

朱姜二人品性正直,完全没料到世间还有那种不择手段哪怕出卖好友的性命,也要往上爬的人。

钟克寒恰恰是这种卑鄙小人。

他踩着朱维清跟姜颂的尸骨爬了上去,一路在宦海畅游,从来也没有忏悔过自己所犯的罪孽。

朱玉笙没想到让自己痛苦了这么久的谜团,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父亲之死,只不过是个偶然。

他无意之中被卷进了一场阴谋的旋涡,稀里糊涂送了命。

朱玉笙忍不住落下泪来,哽咽道:“我父亲他……大概从来也没想过,这世间还有这样卑鄙无耻的小人……”她双手捂脸,泣不成声:“……这样卑鄙的人,他怎么敢?!”

重活一世,她终于查到了父亲死亡的真相。

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卫灏轻抚她的肩,将要揽进怀中,任由她哭。

许久之后,朱玉笙的情绪总算趋于平静。

卫灏见状,温声细语继续讲。

“由秦理而想到吴延,仔细审问蜀王身边的人,这才查出吴延也出自蜀地。不但出自蜀地,他还受蜀王极大的恩惠,当官路上不择手段,有把柄在蜀王手里,此后便身不由己开始暗中为蜀王卖命。被抓之后,为了不供出蜀王跟秦相,只得自杀谢罪,以保全自己一大家子。”

朱玉笙没想到这才是真相。

从多年不挪窝的江州刺史、到寺院的僧人、消失的铜像、坚持发行纸钞的秦相、蜀王的密谋,都是为了颠覆国朝的经济,为造反铺路。而最先卷入这场阴谋的,是身在铸币监的卫山川,紧跟着便是无意之中撞见交母钱过程的朱维清、姜颂、以及不择手段的钟克寒。

一切都是偶然。

卫山川丢了官被流放,而朱维清跟姜颂却稀里糊涂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