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皇帝与顺风耳(1 / 3)

因为徐闻恳请皇帝撤销了那几个“带头大哥”的惩罚,算是挽回了一些好感。

等到朝廷公布,开设农事科举时,徐闻的声名更是在农人中口口相传。

虽然依然会有人说徐闻的“解元”之名得位不正。

但他首次提出农事科举,给所有“泥腿子”开辟了一条上升渠道,却是实实在在的。

…………

风波过了没几天,到了“旬休”。

顾名思义,就是说朝堂每一旬,十天休一日假,不用上朝。

其他各大节日,也会视情况放假。

刚好,这次“旬休”之后,就是清明节,皇帝特意多放了一天。

等到清明收假回来,又有口谕说皇帝偶感风寒,暂不上朝,又拖了几天。

到最后实在瞒不住了,百官一数,距离上一次看到皇上,已经有八九天了。

无论任何朝代,八九天看不到皇帝,都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这天上朝,百官已准备开始向禁军和后宫发难了。

无论如何,必须见到皇上,才肯罢休,否则天下不稳。

结果一进崇政殿。

只见龙椅上有一颗游龙珠在悬浮。

龙椅之下,是蔡丞相、史尚书,还有一位将军,一共3人。

这位将军,是当初三王爷造反之时,他拼命死守后宫宫门,亦有救驾之功。

是皇上最为信任的禁军武将。

如此二文一武,再加上皇上从不离身的游龙珠,百官顿感不妙。

一位御史硬着头皮出列。

自从御史台的头头御史大夫刘方被贬去守金银矿,御史台又因为科举风波,撤职了一位庞奇文。

这在“不因言获罪”的御史台,是极其少见的。

剩下的御史但凡见到涉及到皇帝和张天的事,都心有戚戚,生怕下一个遭殃的是自己。

“蔡丞相、史尚书、龙卫将军,请问,皇上在何处?微臣多日不见,甚是想念。”

蔡丞相微微一笑,道:“皇上在游龙珠内有留言,诸位听了,便明白了。”

说着,蔡丞相、史尚书、龙卫将军齐齐向游龙珠拱手:“请皇上开金口。”

这是当初皇帝和三位大臣约定的“语音密码”,在张天看来,极其中二。

游龙珠一听,顿时光芒大作,发出安佑帝的声音:

“朕有要事,事关江山社稷,随张公子出外几天,诸位勿念。”

“朕离开期间,日常事务,由蔡丞相和史尚书二人决断,军国大事,等朕回来再说。”

有官员问道:“皇上,请问归期几何?”

游龙珠发出声音:“未定。”

“这……”百官面面相觑。

“皇上,若是你离开十年八年,这朝廷如何运转?”

游龙珠道:“若一切顺利,一二月可归。”

“噢……”

百官一阵议论,最后渐渐的又沉默下来。

皇帝不能生育,可谓是天下皆知。

联想到卓平娶妻,百官自然能够猜出安佑帝是为了解决生育问题外出。

好在他们知道有张天陪同,倒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只是,具体去哪里,除了核心的几个大臣,知道的人不多。

有些官员能够猜到是去襄阳城,却不会傻乎乎地将皇帝行踪乱说。

甚至有人已经两眼望天,在猜是不是上天庭,寻求仙翁神医的救治了。

忽然,有官员叫道:“皇上,您真人可是能够听到微臣等人?”

“否则,预留在游龙珠里面的话语,怎会对答如流?”

游龙珠里传来安佑帝的声音:“哈哈哈哈……果然被你们发现了。”

“这是张公子施展的顺风耳之术,可让朕远隔千里,与众卿家对话。”

“哗……”百官顿时一阵骚动。

连蔡丞相、史尚书、龙卫将军三人,都脸色微微一变。

他们也以为是皇上预留下的语音。

之前皇上经常用游龙珠在后宫传旨,但凡有点心思的,都早就打听知道。

没想到,居然真的存在传说中的“顺风耳”,能够隔着千里对话。

幸好自己刚才没有趁皇上离开,有不当言行。

有官员小心翼翼问道:“张公子,你可在皇上身边?”

此话一出,崇政殿一片寂静。

果然,里面传出张天的声音:“不错,我在皇帝的身边。”

“哗……”百官又是一阵惊吧。

有官员急忙拍马屁道:“有张公子与皇上一起,臣等就放心了。”

又有官员问道:“张公子,既然顺风耳之术有了,想必张公子也会千里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