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实诚(1 / 2)

赵振东从老家回来的第三天,张桂香的六个侄子和外甥就来了。

六个小伙子拎着行李卷子齐刷刷的站在她的面前,叫她:“大姑!”、“大姨!”

“哎!”

张桂香乐得合不拢嘴,她们家就盛产这些傻小子,有的是,“你们几个都来了,快找个地方坐下吧。”

六个小伙子放下行李,一个人找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面。

“都吃饭了吗?一会儿你们的大嫂起来了,给你们下面条吃!”

几个人都很憨厚的表示,在家里是吃了早饭才坐火车来的,但是,要是下面条还可以再吃点。

张桂香笑了,她们家的亲戚都实诚,不装假。

张桂香说:“你们几个既然都出来了,就在这里好好干活,等过一段时间,让柱子给你们安排一下。在城里干活怎么也比种地强。”

刘桂林是老刘二舅家的二小子,今年二十岁,这家伙傻呵呵的笑着,还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说:“大姑,我来的时候,我爸说了,家里的地不用我操心,让我跟着振东哥好好干。将来也进城里来,娶个城里的媳妇儿。”

剩下的那几个估计也是受到了同样的叮嘱,好像刘桂林把他们的心思说破了一样,都羞涩的低着头。那大黑脸蛋子泛红的样子都没法看。

张桂香看着这些傻孩子,心里笑得不行,他们就和以前的赵振德一个样子。

“吕东,你来的时候,你妈也是这么说的?”

吕东晃晃脑袋,“不是!”

吕东是张桂香的姑舅妹妹王霞家的孩子,他今年二十一岁,已经有了目标人物了。

是他们同一个生产队的小姑娘,据说长得貌美如花,只要吕东能在城里找一个活干,她就同意。要是吕东能给她也找个活干,她跟他私奔也在所不惜。

当然这个活指的是临时工,城里有正式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娶她的。真有要娶她的,那也肯定是有点什么问题的,不是精神不好,就是身体有病,再不就是鳏夫。

农村的姑娘为了能进城,找的对象都是这样的。就像那些为了能出国,找外国老死头子的姑娘们一样。都是时代的悲哀。

早晨六点,孙杰起来准备做早饭。

她从家里一出来,就被院子里面的这些傻小子吓了一跳。

一张张黑红的大脸,咧着大嘴,“大嫂!”“大嫂!”“大嫂!,确实挺突然的。

张桂香说:“小杰,今天早上下挂面吧,咱们大家伙今天早上都吃面条。”

“好!”

孙杰答应了一声。下挂面好啊!最省事儿了。

大锅底下点着火,锅里面倒点油,切点肥肉片子放里面炼一炼油,葱花爆锅,大水舀子咣、咣、咣的,添一锅水,烧呗!

水烧开了,下挂面,一把、两把、三把、四把、五把、六把,一共六把挂面,他们六个人一人一把。

赵振有也出来了,他得起早去营业。

“大哥!”“大哥!”

“哎!都来了哈!”

赵振有笑容满面,“你们先坐着,我去洗洗脸。吃完饭我就领你们到咱们家的门市部去,先把你们的住处安排好。”

小伙子们高兴了,到门市部去住啊!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他们以前别说在门市部里面住了,就是上合社去溜达,售货员都不拿正眼看他们,人家用的是旁光!

不长时间面条就煮好了,盛在一个大钢种盆里面。

赵振有说:“刘桂林,吕东你们两个过来端盆。”

“哎!来了!”

这个活好啊!堪比公社食堂的大师傅。

刘桂林和吕东一个人拿了两个大抹布,垫着手,把大钢种盆抬了出来,就放在葡萄架子下面。

六个小伙子一人一个大海碗,不一会儿就把一盆干乎乎的面条给吃光了,很辛苦、都冒汗了。

几个人吃完了面条,都暗暗地下定了决心,自己一定要留在城里,看看大姑家吃的饭吧!早晨吃荤汤面条不说,面条里面还有那么老多的肥肉片子。就这生活,啥也不说了,干就完了!

赵振有也吃了一碗面条,不过他吃的不是这一盆里面的,他吃的是那盆稀溜溜的面条里面的。

“兄弟们,走!咱们上班了。”

六个人扛着行李卷,“大姑,我走了哈!”“大姨,我走了哈!”

张桂香摆摆手,“走吧!去了好好干活,不行偷懒哈!”

六个人咧着嘴笑,很憨厚。这也就是这个时代吧。换到以后你试试,一个当大姑的敢这么和侄子、外甥说话,而且还不是亲大姑。那些当侄子和外甥的,早就跑了个基德的,猪八戒摔耙子、我还不伺猴了呢!

赵振有推着自行车在前面走,六个小伙子扛着行李在后面跟着。走了十几分钟就到门市部了。

赵山花已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