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门市(1 / 2)

周大春是一个很能出大力的人,给自己家干活更是不惜力。赵振有被他带的也是撅腚猛干。两个人一天就把炕和灶台扒掉了,还用板车把渣土拉到了外面的脏土堆。

晚上快要吃饭的时候,赵振有呲牙咧嘴的和周大春回来了。

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干过出大力的活了,去给周大春帮忙,还被周大春给带沟里去了,累毁了个基德滴!

赵山杏两口子和赵振德两口子也都来了。

周大春和赵振德成了隔了一趟房的邻居,两家的房屋结构也差不太多。

周大春有很多事情需要向赵振德咨询,火炕和灶台需要重新整一个,红砖、水泥、沙子,垫炕底下的黄泥和炕石板都需要花钱买。

砌灶台和火炕的泥瓦匠也得找。还有后面的整理外墙面,砌茅楼等等活,都不是周大春自己能干的。

周大春和赵振德坐在一起,虚心的向赵振德请教。结果,赵振德一问一个不知道,一问一个不吱声。

赵振德的脸红了,汗也快要下来了。他不知道啊!

赵振德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初期的这些活,都是赵长盛和赵振东给他干的,就连家具都是赵振东在生产队找木匠给他打的。

赵振德自己只干了后期的那些刷白灰,收拾院子、收拾卫生的活。

“大姐夫,你饶了我吧!这些活都不是我自己干的,也不是我买的水泥沙子,泥瓦匠也不是我自己找的,你这么伶仃一问,把我整得都不好意思了。”

周大春听了这话,心里是百味杂陈。赵振德说完这话,脸红耳赤、快要无地自容了。

刘卫军坐在旁边,看着自己的连襟和二小舅子,觉得很有意思。

刘卫军家的房子是新房子,装修的时候用不着大动干戈,买点水泥沙子和白灰,简单的收拾收拾就挺好。他的工作也清闲,除了上午的时候能忙点,其余的时间都很闲。所以修房子的事情他还是知道很多的。

“大姐夫,你要买水泥沙子和白灰,我知道哪有买的,我还能给你找找人。黄泥和炕石板我就不知道哪有了。这个你得去问问咱爸和小柱子。”

赵振德如蒙大赦,给他二姐夫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对、对,大姐夫,这个事儿你得去问问咱爸和小柱子。”

问呗,不问还怎么整?自己在城里两眼一抹黑,二小舅子还啥啥不知道。刘卫军能帮的忙也有限。

晚上吃完饭,大家伙都坐着唠嗑,周大春就凑到他老丈人跟前。

“爸,我和大有今天把炕和灶台都扒掉了,脏土也都弄走了,下一步应该干什么?”

嚯!赵长盛高兴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自己就是那个一宝!

自己什么都懂啊!什么都会干啊!全套的啊!

自己干不了的那不是还有老儿子嘛!老儿子出马一个顶好几个。

“大春啊,你和山花就放心吧!你们家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你每天去帮着干点零碎的活,跑跑腿就行。”

“爸,刘卫军说,水泥沙子和白灰他能帮忙买着。”

“那就让他帮忙买这些东西。他买不着的交给我。”

孩子们愿意互相帮助是好事儿,赵长盛不会自己逞能去拦着。

第二天,周大春自己又清理了一天的院子。

赵振有说什么也不去了,他也去不了了,腿疼、腰疼,好不容易爬起来了,走道都拉吧腿儿。获得了孙杰的好评:哈哈哈哈!

赵长盛按兵不动,赵振东就坐着晚上的火车回了生产队。

制衣厂他不用去,老崔把制衣厂管理的好好的。

赵振东到老刘大舅家去了一趟,又到老王大舅家去了一趟。

然后老刘大舅带着他的大孙子、老王大舅带着他的老儿子,跟着赵振东回了县城。

老刘大舅去看望一下他的三姨和三姨夫。老王大舅去看望一下他的三姑和三姑父。就是赵振东的姥爷和姥娘。

赵长盛和张桂香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赵山花家的那点活,都不够大家伙两天干的,炕砌好了、灶台也整好了,内墙外墙都抹了一遍水泥沙灰。剩下的就是周大春自己可以慢慢的干的活了。

赵振东把他大舅他们,领到了李正信提供给他的临街房。

“大舅,看着了吧?就是这里。我准备在这里开一个服装门市部,卖点裤子和衣服。房子得好好捯饬捯饬。”

老刘大舅和老王大舅连连点头,“好哇!小柱子,大舅就说嘛,人家都开始倒腾买卖了,你也不可能闲着。说吧!咱们怎么干!”

房子一百多平方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需要间隔出来一个住人的房间,还得有一个小仓库。

门口的位置摆放一个大柜台。裤子衣服都放在柜台上面,不能让顾客进来乱跑。

房子的里外都需要重新抹一遍灰,内墙刷白灰,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