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童如玉的苦恼(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70 字 4个月前

睡不着的人不只刘瑞,还有童如玉。

三个月前,刚刚离婚的童如玉去了省委党校学习。学习是必须的,对于领导干部,这是成长中必须要有的过程。但修复自己的心态,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对于如玉来说,离婚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自以为杨永亮就是自己的终身伴侣,这个自从结婚以后,外出形影相随、回家相敬如宾的男人,不但主动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而且时时刻刻和兄长一样指导着自己的工作。可就在自己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却毫不犹豫地背叛了自己。

刚开始的时候,如玉不敢相信,还以为是自己的升迁给了杨永亮太多的压力,如玉甚至提出了辞职:如果是这个原因,我宁愿这个副县长不干。

可杨永亮不但说了潘明莉,而且说了五宜居的事,甚至,还坦白了和另外的女人几年前就有了关系。

这个时候,如玉是崩溃的,她才知道她心目中完美的凤凰蛋,打破蛋壳后早已臭不可闻。

当事实摆在面前时,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理智的离开,她不只是别人眼里温婉的妻子,还是父母的孝顺女儿,儿子的母亲,更是别人眼中事业有成的典型,她无法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这是一道只能单选的题目,她可以选择隐忍,但杨永亮不干:到了这个程度,还有必要吗?也可以选择坚守,坚决不离,把杨永亮拖到精疲力竭。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放过别人也等于放过自己。虽说如梗在喉。

但自尊心还是让她放不下逞强的心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她都要证明给杨永亮看,她不是弱者,不会因此而沉沦下去,于是她选择了外出学习,远离后的反思也是一种思想的沉淀。

可个中辛酸也只有本人才明了。

在党校学习期间,她认真的思考着自己的婚姻和将来,突然发现,还没有来得及善待自己,就己到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年龄,日渐松弛的皮肤、肆意增长的白发,她真正理解了人生如白驹过隙,而所谓恩爱的婚姻,在欲望面前却不堪一击。

这个时候的童如玉是理智且冷静的。

可现实就是现实,当闲暇之余,同学之间聊起各自的生活时,每每说起各自的家庭,无疑,就会拨动如玉咽喉的那根刺。她不知道如何回答也不知道怎样面对,于是只能用无言对抗这种尴尬。而且,每过两个礼拜,她必须要天州去看孩子。

孩子正上初二,由杨永亮的父母带着,自从俩人分开,孩子竟然有了小大人的样子,看到如玉,没有了以往的亲密无间,总是用很好、放心回复着如玉的各种关心,但如玉还是从孩子本应清澈无邪的眼里看到一丝忧郁。更关键的问题在给孩子洗衣服的时候,兜里翻出了香烟。而且,当如玉询问的时候,孩子竟然毫无愧疚地承认了:心烦的时候抽一支。

如玉没有批评儿子,但心里却产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心情愉悦的生活环境。

可是,自己又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如玉的心情就沉重了。调回去还是待在西川,再成家还是和孩子相依,几乎成了她无时无刻考虑的问题。

如果,放弃不幸的婚姻是人生的重生,那么,在重生背后,到底是柳暗花明还是另一个万丈深渊,这都是无法预测的事。放眼望去,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而且,成年人的不易,就是连崩溃都要调好闹钟,然后对自己轻轻说一声“加油”,面带微笑继续生活。

没有人知道,如玉真正担心的是孩子。

期末考试后,如玉特意回了一次天州。一面是儿子全年级三百名以外的成绩单,一面是杨永亮父母亲的唉声叹气,一面是儿子满不在乎的神情,如玉的手伸了几次,最终还是牵着儿子的手走出了杨永亮父母的家门。要知道,从小学到初一,儿子的学习从来都是如玉的骄傲。

母子俩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走了两个小时,宁是没有说一句话。如玉终久没有忍住:儿子,不给妈妈一个解释吗?

解释?有什么好解释的,不就是一次没有考好吗。儿子口气冷漠。

这样下去是危险的。这关系到你的将来。如玉说。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妈妈。我是故意这样考的,我就是想知道我考成这个样子,我的父母,老师,同学会怎么看我。儿子笑了:自从你和爸爸升了官,别说是老师,同学们都一脸崇拜。可你们一离婚,谣言就传到了学校,那些目光都变了。还有你们,爷爷奶奶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爸爸十天半月不见人影,来了就是板个脸训人,而你又跑去省城学习,你们在逃避什么吗?都在说好好学习,你们谁又真正关心过我的真实感受。你不常回来,爷爷奶奶整天说的就是你们的事,我不想听也的听。我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要用这种方法告诉你们,吃饱穿暖睡好养的是宠物,不是孩子。我想好了,下学期,我就去住校。行吗?

如玉绝对没有想到,儿子会给她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所以,她打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