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申小英不死心(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24 字 4个月前

卫总见到的人是申小英。

申小英自从让董夫人开除,一直没有闲着,一边给国油公司卖油,一边和董夫人打官司,一边利用自己的关系给董夫人找各种麻烦,一边还挖空心思想着怎么把油站弄回自己手里。可除了给国油公司卖油还算顺畅外,竟然没有一个顺心的事。

打官司虽然请了律师,诉前调解就没有达成协议,后来判决下来,也只是主张了申小英的部分请求,开除前没有提前告知本人,也只是按剔除奖金后的基本工资赔付了一些钱而已,而房子赠予申小英却没有证据,毕竟,自己以为的事实和法院认可的证据是两个概念,房产证上写的是人家老董的名字。要不是自己嫌房子既小又旧,另外买了一套新的,住都成了问题。而且,新房子也成了麻烦:董氐公司在检查油品公司财务账目的时候,发现了新房款全是公司账号上直接划拨的,而且凭证上备注的很是清楚:支付申小英经理购房款。

所以,打官司保房子要欠款的事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申小英就更加不舒服。

而通过安检局封的几个加油站也没了下文。封了不到三天,全部都解封了,原因是市上有领导过问,要求安检局拿出封站处罚的事实依据。

同时,董夫人也放出话来,要追究申小英任职期间公款私用的法律责任。

最可恨的还是丁力,电话不接,信息不回,上门不见,如泥牛入海完全没有了信息。思来想去,留给自己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此罢手,要么死磕到底。

就此罢手是不符合申小英心愿的。从进了董氐公司的门委身于老董,她的目标就是借鸡生蛋,用身体换钱。可谁知道蛋还未生下来,鸡却死了,这怎么会让她心甘情愿?

唯一剩下的就是死磕到底,哪怕是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何况,她手里还有不少老董的秘密。

听到国油公司要收购老董的油品公司后,申小英反复掂量后,决定想办法阻止这件事。如果说这笔生意成了,自己不但没有了夺回油品公司的可能,而且连董氏房产都会起死回生。所以,她就把所知道的油品公司的秘密告诉了罗总。

当然,申小英不会把所谓的证据交出来,而是说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老董收购和新建的油站,三分之一的资金用来贿赂当事人,而且,一半的站存在手续不全的问题。二是办理批发证书的时候,给市上、省上的领导送了钱,总数在百万以上。三是每年都要给县市有关负责人送礼,而且,自己是参与者。按她给罗总的原话:一旦说把她逼急了,就把这些东西全交出去。大不了鱼死网破。还特意举例说了北口的事:老董之所以不改建北口,土地证是假的。

既然我的日子不好过,那就都不要好过。你把这些站收过去,又经营不成,何苦呢?申小英如是说。

罗总和申小英是在茶楼里见面的。自从上次在申小英家里出来后,罗总就多了个心眼:玫瑰好看味也香,但还是刺多。反正是一口剩饭,早吃晚吃都是一样。何况,和董夫人开始直接谈收购的事了,没有申小英多少关系。所以,就把自己骚动不安的心硬是收了收,尽量不和申小英在氛围暧昧的场合见面。

卫总进门的时候,申小英出门。两个人是熟识的。还打了招呼,不过申小英的话却把卫总气的够呛:几个月不见,嘴怎么又大了一圈?

当然,卫总是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和一个女人见识的。

罗总说了申小英说的情况,特别是北口站的事,罗总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国家对土地的使用方式规定是很明确的,什么性质的土地作什么用,打不得一点麻虎。但具体操作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就会有人试一试权力和法律那个更牛皮,当然,润滑剂自然是利益。人嘛,每时每刻都是在交易,有的是桌面上的,有的是上不得台面的,但是一个不变的事实是,台面上的那些事,个人能得到的利益永远赶不上台面下的那些事。

一旦说土地证有问题,那问题肯定不会小,卫总很知其中的内幕,顾不得和罗总说图纸的事,就把电话打到土地局,这是急事。约定了见面,就立马转身去了土地局。走的时候,给罗总说:最多一个小时,天州阁见。

不料,一向快人快语的土地局陈局长听了罗总的话目光却闪烁不定:这个事……

局长,你就说北口站的土地是不是有问题。卫总急了。

陈局长说:北口站的遗留问题现在基本解决了,无非就是当初土地性质没有转变的事。本来,老董不出事,把钱交了,手续就齐整了。当初,为了堵别人嘴,的确是办过一个临时的。现在你买了站,把剩下的钱补交了,一次办完就行了。关键是你说的这个申小英,我知道的,陪着老董不只是在我这里办过事,而且在其它部门也有,一旦扯出来,可能就是糖葫芦了。

两个人商量了好一阵,卫总打电话让人带上北口的手续和支票,陈局长叫来了主办科长,尽快把北口的事先平了。对于申小英,却是一筹莫展,总不能找一疙瘩橡皮泥,把嘴给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