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钱是要转着挣的(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39 字 4个月前

吃过晚饭的刘昆没地方去了。

张畅陪着白玉茹在外面吃完饭,对白玉茹说:我要去接小马驹了。

白玉茹说:我也去,好久没看见我干儿子了。张畅看了一眼白玉茹:他们在老师那里,老师不喜欢见外人。

白玉茹笑着:老汉毛病还多。那我去你家里等你,反正我也没地方去。

张畅无奈,只好把钥匙给了白玉茹,自己去接刘昆他们。路上给刘昆说了白玉茹去家里的事,刘昆说:咋地?还想长住在家里?

回到刘昆妈家,张畅急急忙忙的走了,刘昆妈问:这个白玉茹怎么回事。刘昆说:我从那知道,一天神经兮兮的。

刘昆妈说:我看她目的不纯。下午出去的时候,张畅好好的,刚才就神色不对了,肯定说了啥不好的事。你回去,我就不相信她看你回去了还赖在家里。

从暖暖走了以后,刘昆自己家很少回去,从县上回来,大多都是和张畅在一起,个别时候在母亲家里,

刘昆妈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刘昆不想惹母亲生气,出了门,给张畅打电话,张畅说:我和玉茹在一起呢。刘昆说了让母亲撵出来的事。张畅说:那咋办?要不就回来吧。

不回,我去外面登个房子。刘昆说。而白玉茹却在旁边说:还不好意思。

这一夜,注定是张畅的不眠之夜。

从白玉茹说出要和刘昆结婚的话开始,张畅刚刚准备和刘昆在一起的信心就消失殆尽了。倒不是什么大公无私,而是对未来又没了信心。对自己也对刘昆。

对她来说,眼下虽然对有个自己的家不乏向往和期待,但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小马驹有个完整的家。对于自己的过往,倒也看的不重,更多的是对将来的迷茫,自己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未来,连自己都说不清楚。换一种生活环境,这个念头始终萦绕在心头。而对刘昆,却有说不出的担忧,这个越来越在体制内游刃有余的男人,一旦踏上台阶,总会露出风生云起的状况来。作为对体制内看的比较清楚的张畅,很是明白,一个人内心的贪婪阀门一旦打开,那是很难收手的。虽说刘昆自当县长以来,没有收受钱物的迹象,但做为枕边人,刘昆的言行中还是或多或少流露出了对权力的渴望。而且,一直在不动声色的编织着自己的圈子。这种人,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到那个时候又该怎么办?与其这样优柔寡断,还不如当断则断,一别两宽。

同样,睡在次卧里的白玉茹也在辗转反侧,反复比较着卫总和刘昆的优劣,做一个富家太太是很不错的,但前提是有钱的老公要捏在自己手里。可自己眼下的情形,在卫总眼里,明显已成为过气的花朵。张畅和刘昆虽说有关系,但两人迟迟不办手续,肯定有他们不为人知的原因,但只要他们没有名正言顺地走在一起,自己就有见缝插针的理由,在和卫总关系没有明朗之前,还是不能放手。再说了,要是离了婚,那怎么还借的三百万?

夜幕可以遮盖肉眼可以看见的世界,但无法熄灭思想的火苗。所以,有人说,大多数的放纵和罪恶诞生在黑夜之中,这不是妄言。

早上七点,张畅准时起床,顶着黑眼圈来到还在酣睡的白玉茹床前:玉茹,我要出去了。

白玉茹睡意朦胧:嗯,你去吧,我再睡一会。

我今天有事,中午和晚上都不回来,你走的时候把门锁好。还有,俩口子的事我帮不了你,过与不过,总要自己亲自解决。你和刘昆的事,和我没有关系,张畅斟酌了一个字眼:但你不应该和我说的。不等白玉茹说话,张畅转身就出门了。她决定自己单独去找老师,陪老师安安静静的待一天,然后请老师帮忙,离开体制。至于结婚的事,再说吧。

但两个人碰面是少不了的,张畅正在给小马驹喂奶,刘昆拎着早点走了进来:刚买的豆浆油条,都有,还热乎呢。自己拿了一份先吃起来。

张畅乘机说:今天我去陪老师,你就不用过去了。

刘昆说:也好,我上午处理些事。中午饭怎么吃,要不要定个地方。

张畅说:再说吧。

刘昆吃了饭,先是约了罗总。早上刚上班,茶馆之类的还没有开门,不得已,直接约到了郭兴的办公室。

两个人等了一阵,郭兴才打着哈欠进来。罗总和郭兴分别说了情况,刘昆说:这个事这么处理,罗总到手的价不能超过二千八百万,这是底线。郭兴不干:那我还不如找个木棍树林里打枣去。

刘昆说:把你们俩叫一起就是为了把话说明白。按这个价格,董夫人不吃亏,罗总也不占便宜,亏的就是你这个跑腿的中间人。但是,要是换个方式呢?比如说罗总再加几个正式员工接收指标由你来操作。还有,中间差价太多,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让董夫人知道了你吃这么多差价,哪天不高兴了说出来,你兜的起吗?我看这个事还可以加一条,你不是现在搞建筑吗,这十几个站的改造全交给你,不比这么弄来得合适?

罗总说:这没问题。

正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