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张畅的心事(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36 字 4个月前

吃过午饭,下午一点多的时候,宋慧丽先离开了。不是自己要走的,而是让老师撵回去的:小宋呀,你先回吧,我还要陪老马几天,只要你有空,我们随时可以见面。

宋慧丽笑着:我今天的任务就是陪您们。

我们有啥好赔的?老师说:都是些闲人。你那手机都看了无数次了。回吧,随时联系。正说着,宋慧丽的电话又响了,老师就笑:看看,又有事了吧?

刘昆把宋慧丽送到关口镇上,她的专车等在那里。上车前,宋慧丽交待了三件事:可以侧面问一下陈冬梅的态度,愿不愿意来市委工作。陪老师的事听老师安排。既然和张畅都有这个心思,就抓紧办了,官身不由己。

刘昆还是硬着头皮回了一句:齐红霞坚决不要。

宋慧丽眼睛一瞪:一天想啥呢?

老师他们却还在垂钓园里。师母要走,老师不愿意:这里多好,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心旷神怡。要回去也可以,烫一壶洒,和老马喝酒去。

师母说:一天到晚就惦记黄汤,还能不能想点别的?

张畅说:想喝就喝一点,随心就好。

陈冬梅又问下午想吃什么,马师傅说:浆水面吧,最好是毛芹菜的。陈冬梅笑了:还有苦菜的。

刘昆和陈冬梅做下午饭的时候,就问了陈冬梅想不想上市上去的事。陈冬梅说:有机会当然好,孩子教育的事先解决了。就是不知道干啥。

刘昆说:去给书记当秘书。

陈冬梅瞪大了眼睛:县长,你不会是骗我开心吧?我这个水平,能干了那个活?

刘昆说:凡是事都是人干的,没有谁生来就会。你考虑一下,和常亮商量商量,给我个答复。

陈冬梅就抹了一下眼睛:好。

老师却和张畅说起了另外的事:我建议你呀,你的事先别急着下结论。这几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和外界的联系沟通少了,这不是好现象。从你个人来说,有实际情况,工作变动、小马驹的事等等,都是客观原因。但这不能成为你拒绝正常社交的理由。社会化的人,要把自己置身于正常的社会活动中活动中,你对外界的认知才是全面客观的。可能你还没有认识到,你之所以产生那样的想法,是你先入为主了。受处分了,就以为被边缘化了,别人看你的目光就不对了,其实这是你自己的心态不对了。

事非经过不知难,有时候,别人的话只能是抛砖引玉,说多了反而有反作用,更多的时候要靠自己去悟。人生的哪有一帆风顺的,而且,老师很是认真的看了一眼张畅:这些年,表面上你很是顺利,在别人眼里何止是幸运儿,所以,你习惯了别人的仰视、奉承和羡慕,一旦这个习惯发生变化,自己的心态也就变了,以为自己的周围一切都变灰暗了。殊不知,变化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不在乎外界肯定不对,但太在乎肯定也不对。何况,你的在乎还是建立在自我为中心上的,这就更偏频了。

上午我和宋慧丽说了,有机会她会考虑你的去向的。毕竟,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待在一个养老的地方也不合适,但要等时机。

马师傅插话说:畅丫头,按说呢,我不应该多嘴,但你老师的话有一定道理。你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一些,人呀,最怕的是自己没了心劲。不要去想这个社会公平不公平,而是要多想我能做些什么。为自己,更为他人。

张畅说:您们都说的对,我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个坎,不只是因为受了处分。人嘛,干错事了,承担责任是必须的,对于别人的说法和眼光,现在基本上免疫了。我想的最多的是我还能干什么?

不想在体制内,并不完全是被边缘化,而是,从一开始我就错了。我以为进了体制,升到一定的台阶,我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结果并不是这样,时间越长,越发现现实和思想的冲突越大。既然不适合在体制内,为什么不离开呢?

其实,当初来天州,就有逃避的意思,离这种圈子远一些,可能心安一些,可事实并不如此,一旦陷入这个圈子,常常是身不由己。所以,想离开和受处分并不是一回事,最多只能算催化剂而已。

包括生小马驹。我是个女人,生儿育女是天经地义的事。

自从留在西北,我有十年时间没有回过老家,不是不想,而是怕,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向我的父母说的情形,我心里很清楚,就是我的职位再高,再光鲜,也不是他们想要的女儿的样子。

包括这十年来,我只是逢年过节去看看你们,你们不问,我更怕你们问,因为我也知道,我不是你们心目中希望的那个样子。

这些年来,我如同一个木偶,不敢谈恋爱,不敢成家,不敢和正常人一样去生活,为啥,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还有他,说过多次要结婚的事,可我不敢答应,不是为别的。是我发现他对名利的追逐比我更强烈,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踏入这个圈子,都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我怕,当人性的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