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郭兴入局(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11 字 4个月前

罗总在油品销售行业干了大半辈子。从计划经济干到市场经济,从县商业局的下属公司到眼下国油集团的分支机构,他见证了这个行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分分合合的发展过程。

罗总是两年前交流来天州的,前任就是因为在市场掌控上犹柔寡断,坐失良机才被下岗的。而他上任时上级公司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控天州零售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改变天州公司在全省同行业中市场占有率低这个局面

而这个时候的天州油品零售市场可以说是两大巨头三分天下。

除了他们国油公司有批发经营资质,另一家就是董氏公司。终端销售上,国油公司以百分之六十的网点数量控制了百分之四十多一点的零售市场,董氏公司以不到百分之三十的网点,控制了百分之三十的零售市场,而其它经营者则占据了百分之三十。

所以,面对这个局面,罗总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如果拿下董氏油品,意味着天州国油公司将一家独大。所以,他以为这是上苍给他的机遇,不但抓紧做了部署,而且专门前往省城向省公司做了专题汇报。

不料,前脚刚汇报完,后脚董氏公司就把北口站卖了,这不是活脱脱的打脸吗?

罗总之所以给刘昆打电话,自然有他的目的。据他掌握的信息,卫总在天州私交最好的政府官员就是刘昆,且没有之一。而且,刘昆在天州虽只是一个县长,却背靠书记市长二棵大树,不可小觑。

卫总买了北口站,意味着把董氐油品公司的筋给抽了。在罗总眼里,如果说董氐油品是一颗早熟的五月红鲜桃,那北口站就是最红最鲜的桃尖,其它的不过都是陪衬而已。可眼下,本来属于自己吃的,却让别人抢先吃了,就好比娶新媳妇拜堂的是自己,而进洞房的却是别人一样。

罗总想通过刘昆,哪怕多付出一点代价,也要把这个“桃尖”抢回来。所以,罗总的话直截了当:能不能想办法让卫总把北口站让给我?

刘昆说:这事你应该找卫总谈。

罗总说:还真的找你,几句话说不清楚。要不我去县上找你?

刘昆想了想:后天周末,我回去再说吧,这事急也没用。

刘昆回来并没有先见罗总,而是找了郭兴。

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根本没有那么多讲究,毕竟,也算是知根知底的朋友,没有一起嫖过娼,但赃还是一起分过的。所以,吃饭,想吃啥点啥,各种高档烟酒茶,郭兴的办公室不缺,随意取用,和在自己家一样。吃了两斤大煮羊排,刘昆给自己泡了一大杯明前龙井,一边剔着牙一边问郭兴:老卫买油站这事你咋看?

郭兴说:我也闹不明白他的想法,为这事我们两个人还吵了一架。可人家的脑子里到底装的什么宝,我还真闹不明白,放的房地产这么赚钱的事不干,非要搞个破油站。

刘昆笑了:起早贪黑,不都是为了钱吗?我倒有个主意,别人吃肉,你也可以喝点汤。

只要说挣钱,郭兴就两眼放光:说来听听。

董氐油品公司散架是迟早的事。但公司散了,油站还会经营,不过是换个主人而已。打包出让和一个个出让只是个方法,你现在捏着董夫人的命门,还不如打包拿过来,不想干再转出去。吃个过水面。刘昆说。

郭兴的眼睛转了好几圈,这个想法他不是没有过,最终,还是怕砸在手里而下不了决心,隔行如隔山,这个行业他真的不怎么了解,卖一箱油还不如他卖一份“佛跳墙”利润高,虽说卫总也建议过,但总归说不明白,所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听到刘昆又说起这个话来,郭兴就问:直话直说,怎么操作。

刘昆喝了一口茶:现在,最想要这些油站的,无非是国油公司。但现在老卫买了北口站,国油公司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我敢保证,他们迟早还是会对剩下的油站出手的,毕竟,行业一哥的名头摆在那里,业绩又争不过私有企业,扩展是少不了的。扩展的方法无非两个,降价销售和扩充销售网点。但市场就这么大,不管干什么无非是从别人嘴里抢食吃。另外一个,让老卫试了试董夫人,不仅仅是女流之辈眼光短浅,而且还见钱眼开。

卫总把北口站高价买过来,即抬高了油站价格,其它有想法的人会望而生畏,拿不定主意。也满足了一下董夫人爱钱贪财的心理,觉得自己奇货可居。同时,国有公司和董氏公司之间的谈判也就有了矛盾,因为价格而产生分歧。所以,你的机会就来了。

郭兴不解:价格己让老卫抬起来了。现在插手还有意思吗?

刘昆说:当然。董氏公司脖子里的绳牵在你的手里,不是吗?

两个人嘀嘀咕咕地商量了好一阵,郭兴才说:好,老规矩,五五。刘昆点了一支烟:算了,都归你。我有事找你给我办好就行。

出了天州阁,刘昆准备散步回家,看着灯火阑珊,人流如织的马路,刘昆嘴角不觉有了一丝笑意。他心里很清楚,拴住了卫总,就等于拴住了钱袋子,钱是个好东西,但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