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目的都是相同的(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20 字 4个月前

唐衡之一伙在天州阁喝茶说起刘昆的时候,刘昆正躺在招待所的床上看本地新闻。电视里自己的形象大体上还说的过去,头发一丝不乱,白衬衣得体合身,背着手走在一群人前面,也算是有模有样,只是动不动就有佝偻的样子,含肩弯腰的总是挺不直,好像背上驼了个东西。这不是生来的,而是习惯,特别是高中三年,自己恨不得把自己藏在所有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习以为常,就成了眼下这个样子。

刘昆是个善于发现自己不足的人,也会悄悄的去改正,且这些都会在不动声色中去做,但积习难改,三岔乡爬了七年的柜台,几乎天天缩着脖子看外面的人来人往,不是一下就能改过来的。看着自己在电视里走来走去,刘昆不自觉地爬起来,站在衣容镜前,挺胸收腹昂头,自己又操练了一番,寻找着自己为最会适的形象,却突然抓起电话给司机打了过去:小吴,你家里还有军用胶鞋吗,啥?多大?四十二码的,好,你找一双放在车里。还有,明天去商场看看,那种最普通的夹克衫也买一件,让你妈多洗几次。我穿的。还有,普通的草帽也备一个。打完了电话,刘昆想象着自己穿着胶鞋夹克在田野里走的形象:这才是下乡的样子,要不,西装革履走在泥土地里总有点像羊群里跑了个驴。

对于一县之长来说,这样的休闲时光是不多见的,几乎每天下午,不是在陪客就是人陪自己,大鱼大肉是好东西,但县城里就那么几个馆子,吃的次数多了也会有反感情绪,何况刘昆还是无师自通的厨师。所以今天下乡回来时,谎称自己有事,却悄悄和小吴、小邹吃了个浆水漏鱼,那才叫一个舒服。然后回了招待所休息。

这段时间的刘昆是感觉比较好的,自从李斌受了批评,刘昆明显感觉到下面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办公室来的人多了,自己第一次到经贸委,报到时,李主任那种程序化的笑容也多了。

当然,这样的情况,只能去观察、感悟,并不是每一张笑脸都是发自内心的,刘昆也不会因为有了这种感觉而沾沾自喜,甚至,他比其他人心里更清楚,在这些人眼里,敬畏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屁股底下的位子,这就是权力的本质。但不管这种尊重是不是真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正当刘昆躺在床上准备入睡的时候,张畅的电话进来了,说了下午和唐畅之一起吃饭的事。末了,张畅说:据他们说,老董,金矿的合作伙伴是恒顺宾馆的老板,和你认识。

刘昆就想起了那个大腹便便的人来:不是很熟,认识。

张畅哦了一声,没有了下文:下了一天乡,早点休息吧。

刘昆心里明白,张畅给他打了个电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让他有个思想准备,帮还是不帮,帮到什么程度,那就是他刘昆自己的事。但刘昆心里还是高兴的,这是张畅从老家以来,第一次主动给自己打电话。

可紧接着,白玉茹的电话又进来了,我的还是同一件事,却是不同的说法:我给你说刘昆,其他的事怎么弄我管不着,但要我们家帮着姓董的过这一关,我是死活不答应的。你是不知道,前些年,那个姓董的给我们下过多少绊子。要不是老卫定力好,我们早就让他撵出了天州。何况,如果说油站的事能谈成,我们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帮他做这些事。

刘昆就笑了:他们也没和我说这个事,你着急啥。

白玉茹说:我给你提前打个预防针。不管咋说,帮人也得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处理清楚。

刘昆说:好好好,听你的。其实,他心里早已开始谋划了。

接完两个女人的电话,刘昆睡不着了。以前,只要提到张畅这两个字,心里就和猫抓似的,可今天反而没有了一点想法,反而,白玉茹的电话还没有打完,那软绵绵的吴语普通话就如带了钩似的,惹的尘根都不老实起来,刘昆没办法,起床硬挤了些馊尿,骂了一声没出息,才睡了过去。

自从申站长买了自己的房子,好几年了,李老板几乎每周都要在这里住两个晚上,而且一直平安无事。原因很简单,老董只是买了房子养起来的女人就有好几个,每个那里住一天,一周都轮不完。有时候吃上一口嫩草,流连忘返一阵,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来是常有的事。同时,牛在食量大,总要一口口的吃,吃了还得反刍,所以,长荒了的草总要想办法割掉是不是?

只是申站长的房子买的划算,房款、装修、家具家电一应开支都是老董支付的,而且是一口价包到位的。然后,申站长又拿着所有票据,到金矿合伙人李老板那里又报了一次账: 宾馆还得掏房钱是不是?

李老板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一次付清和分期付款的事,所以毫不犹豫痛痛快快的又付了一次,于是,李老板也光明正大的也成了这里的长租户。老董活着的时候还有所顾忌,老董一死,李老板的夜晚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躺在柔软的沙发床上,李老板对申经理说:改日换个床吧,你这个床软的,老是让人感觉找不着底。

申经理就嗤嗤笑了:谁让你不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