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唐衡之参与(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11 字 4个月前

唐衡之在自己家里接待了小毛的表姐董夫人。

老董的事在全市吵的风风扬扬,唐衡之两口子还去参加了丧礼,关于公司的一些风言风语不可能没有听说。但听了董夫人的话还是有些匪夷所思,如听天书。没有想到,名震天州的房地产大佬竟然如此管理企业。

毕竟是专业搞法律的,唐衡之还是给了董夫人出了主意:先把老董名下的个人账户冻结了,把银行流水尽可能查出来。既然金矿的资金没有通过公司账户,那么一定是用老董的个人账户,这么大的交易肯定不只是现金。第二是把第一个油站的原始材料找出来,其它站的贷款底子查清楚,既然后面的站是第一个油站作抵押修的,只要第一个油站是你投资的,那么就有了连带关系;至于房地产公司,加快资金回笼,减少新开楼盘,必要时可以通过转让的方式顶出去。

不料,唐衡之的一番话说的董夫人不好意思低下了头:我只懂一头进一头出收支要平衡,其它的真心不明白怎么弄。冻结帐户的事好办,老董的手包公安上退了回来,好像有几张卡在里面。油站的事难办,从一开始就是姓申的那个婊子在办,就是有手续也全在她那里。房地产这面哪有气力新开楼盘,现在连维护都难以为继。就是拿楼盘顶谁会要呀。

毛律师瞪了一眼唐衡之,对董夫人说:表姐,事情出了着急也没用。这样吧,我明天去你那,办个手续,我替你打官司。法律上的事有我,但公司里事你还是要自己拿主意,再说了,你一个人肯定处理不了这么多的事,找几个你信的过人帮你跑腿是必须的。

董夫人走了,康衡之对妻子说:我看你生娃生糊涂了,你以为这个官司好打吗?如果是人家一开始就设的局,你知道有多少不利证据等着你?

毛律师说:那是我姐。

白玉茹从西川回来以后,原原本本的向卫总说了和刘昆交谈的结果。白玉茹跃跃欲试,卫总却兔死狐悲。同时,对刘昆也有了新的认识,相对于他人,在权利和利益面前,只是更加谨慎和隐晦而已。

按白玉茹的想法,只要刘昆助力,国油公司出头,拿下油站如探囊取物,无非是多与少的问题,甚至,操作好了省一笔投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而卫总却想的是老董辛苦了大半辈子,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经不住白玉茹软磨硬泡,卫总还是答应了陪白玉茹一起去见罗总。按白玉茹的说法:谈生意的事还是你在行。

和罗总的沟通简洁而明了,都是在商场摸爬滚打的人,都是千年的狐狸,既然双方都有利益,互惠互利的结果肯定是一拍即合。至于老董那一方,既然认定了是案板上待宰的猪,谁吃还不是吃呢,既然大家都能吃,为什么自己不想办法多吃一点。

还是那句话,之所以没有背叛,是利益的码数不够。

双方的基本思路是,由国油公司出面,按政策规定请求政府对油品市场再进行一次整顿,目标是规范市场行为,重点是违建和运营站的合法性。同时,国油公司对一些社会单位进行必要的整合。而白玉茹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争取支持上多做沟通工作。当然,双方合作是有条件的。必要时国油公司承认白玉茹拥有油站并按最优惠的政策给予资源配置,予以扶持。

毛律师还是按照自己的承诺,去了董夫人的公司。唐衡之的说法是对的,法律重的是事实,但面对老董公司漏洞百出的现状,也有了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但出于亲情和一个律师的尊严,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参与。

先是让董夫人拿着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让董夫人给自己办了个常年法律顾问的手续,陪着去银行,查看了老董的个人账户,不但账户不止一个,而且,还真有和金矿的资金往来且数目巨大。这件事,算是多少有了点眉目。油站方面,在公司的账目中,也翻出了投资第一个油站的资金往来记载,在那个时候,公司刚刚起步,各种手续和财务记录本身就不健全,仅仅在一本最早的资金往来账上,有划拨五十万元的记录,而其他能够证明这笔钱是用于加油站建设的资料却一概没有。毛律师无奈,只好陪着董夫人去了第一油站,可第一油站的站长告诉她们:三天前,所有的原始资料都被申经理(申站长也是老董油品公司的经理)拿走了。

两个人就瞠目结舌了。

第一油站的站长,算是老董从起家时从老家领出来的同乡子弟中的亲信,还是沾点亲戚关系那种。看到两个女人焦虑不安的样子,就说:那天申经理来取资料也是匆匆忙忙的,不过,她只拿走了财务经营资料,油站建设资料还在这里。

听到这里,毛律师眼睛一亮:这个加油站一直是你负责经营吗?

站长说:从开始筹建到现在为止都是我。

那你清楚不清楚当初的资金来源?毛律师又问。

当然清楚,建站时候的所有钱都是我花出去的。为了修这个站,还动用过我个人的五万块钱。站长说。

毛律师看了一眼董夫人,对站长说:咱们都是亲戚,我也不避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