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紧急救援(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47 字 4个月前

早晨一醒来,刘昆的第一个动作是打开手机。可刘昆没有想到,一开机一个又一个的未接电话就弹了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常亮的电话就进来了:县长,早上五点半左右,国道上发生了翻车事故,三车连环撞,在牛头山上翻了下去,目前死伤不明,我和白副县长正赶往现场。

刘昆看看表,六点十分,四十分钟前的事,还不算太晚。连忙说:你们先走,我马上赶过去,随时联系。

刘昆的声音惊醒了白玉茹。慵懒的白玉茹睡意朦胧的说:什么事火急火燎的。

刘昆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国道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情况不明。今天没有时间陪你,你先回去。一边下楼一边的打电话给司机小吴:马上到招待所门口等我,我要出去。小吴说:我就在招待所院子里。

等车的功夫,刘昆才翻看电话,一个一个的回复。可回了没两个,嘀嘀,手机真的没电了。

又和小吴回去取了一趟备用电池,折腾十几分钟的样子。刘昆问小吴:你咋来这么早?小吴回答:队长说马主任让来的。开机的瞬间,刘昆先把电话打给了李斌:书记,牛头山发生翻车事故,我正在去的路上,具体情况还不清楚,随时联系。

李斌说:我也得到了消息,现场见面再说。

牛头山是西川西边是一座大山,事故发生在牛头山的盘山道路上。

从西川向西,要翻过牛头山。盘山公路要从山的这一面蜿蜒而上到山岭的蜂腰处,再从另一面盘旋而下,素有九曲十八盘之说,特别是西坡有连续三个近乎三百六十度的拐弯,且坡度大于百分之十七,历来是事故多发地段,上下山两地直线距离不过十公里,顺路走却超过六十公里。

发生事故的当天晚上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从山下开始就堵车,虽有先赶到的警察疏通,刘昆到达现场时,也是一个小时后。

事故是惨烈的,这样的惨状况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刘昆惊呆了,碰撞后又起火的车辆冒着刺鼻的黑烟,不时还有猩红的火苗苗冒出,现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衣服和横躺竖卧的人,消防人员在灭火,医护人员在救人,但由于事故处是近乎七十度的陡坡,救援异常困难。这样的情形只在电视上看过。刘坤的心就揪在了一起。

路上的时候,刘昆一直和常亮进行了联系,县上的消防队,医院,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都在第一时间得到通知赶赴现场,交警部门已派出人员和车辆双向进行了道路禁行和疏通。常亮汇报。

刘昆的第一反应是向市长和书记汇报情况。

宋慧丽接到电话说:情况我已经知道,正在赶往现场。抓紧组织救援。赵明山的电话就有了责怪的成份:怎么现在才汇报?你的电话为什么打不通?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在哪里?

刘昆连忙说:我在现场。县上消防队和干警们都来了,正在救援。现场伤亡数不详,正在清点。急需要救援和医护人员。早上出去跑操,没有带手机,早上六点十分得到消息,就往现场跑,路上堵车,又一直和现场联系。

赵明山冷哼了一声:我在路上,还有一小时我到现场。现场救援的同时,加强防护,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后续救援力量我己安排,先做好几件事:想办法把堵在路上的车疏通出去,保证救援通道的畅通,紧急征用县上的挖掘机,推土机,大型吊车赶赴现场,抓紧时间辨认事故车辆的所属地,搞清楚死伤人数。

报案的是跟在事故车后面的一个司机,凌晨时分,天还未亮,也看不清楚现场,只是几声剧烈响亮的撞击声后,又传来车辆摔下去的声响,紧接着就起了火。所以当时的情况根本说不清楚。

首先到达现场的是西川交警和消防队,交警队长本能的感觉到事故太大,马上报告了常亮。常亮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县上领导。他在往现场赶的时候,又分别通知了县上的领导。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刘昆的,却是没有打通。

因为小吴是当地人,开的又是越野车,发现堵车之后,就拐下国道上了土路。所以,刘昆是在书记和白副县长后面出来的,但还是首先第一个赶到了现场。

所以这个时候,刘昆身边只有常亮和消防队长、交警队长几个人。刘昆看着混乱的现场,对常亮几个人说:现场常局长全权指挥,消防队在灭火和伤员救治的同时,做好两件事,救人为主,通知临近的医院救护车全部出来,做好接诊准备。交警队把国道两侧能够绕道的路口全部清出来,堵在路上的车,尽快疏散出去。

这个时候,县委书记李斌,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都到了。刘昆就问书记:书记还有什么指示?李斌说:救人是第一位的,通知交通局局长,马上把全县能动用的救援机械全部动员过来,看这个情形,就我们西川的救援力量是不够的。我已经向市长和书记汇报了,他们也在赶来的路上,除了天州区的交警和消防人员外,其他县的人也向这里赶来。我们组成现场救援临时指挥小组。先把刚才我和刘县长安排的这些落实下去,随时做好应变其他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