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有惊无险(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17 字 4个月前

赵明山语重心长的说了刘昆一顿,对刘昆,他真的很喜欢他工作起来的那种踏实和认真,但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对领导者来说,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能没有园润和变通。事实上,赵明山这么做,更主要的是敲打天州区,当初把这个项目硬生生的放在天州区时,天州区内部的思想是不统一的,甚至还有人说赵明山是为了讨好天州区。因为赵明山毕竟还是代市长,而人代会,天州区和市直各部门所在的比例不在少数。话外之意就是说,明年的人代会上,赵明山能不能顺利当上市长,还要靠天州区和市直机关代表的投票。

赵明山一直在隐忍,一直在寻找一个打破这种表面上平衡的机遇,而坪口村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刘昆又趁机向赵明山汇报了卫总那面协调的结果。头天晚上,刘昆在白玉茹那里,玉茹给家里老人都打了电话,但回话大多都是模棱两可的,有的说不太清楚,有的说我问问情况,有的干脆说不知道。无奈之下,白玉茹把电话打给了自己的父亲。吭唷了半天,说的好多,最终还是让刘昆听出来了点信息,那就是因为卫总的爷爷把周小姐家的投资全部给了卫总这里,家族里的其它人是很不愿意的。

这也是大家族里面常有的情况,父子不和、兄弟阋墙,母女反目。自古以来就没有断过。

本来这件事是不会这么快把卫总给绕进去的,问题出在给卫顺改名上,先是家里人说了:周家的投资利用好了,三五年内,程氏家族的实力可以再上一个台阶。紧接着又有传言,把程顺改名卫顺,是不是想把陈氏家族变成卫氏家族?这个话说的就有点重了。

但说到底,还是有些牵强人意。之所以改名叫卫顺,是因为他在家里有了案底,目的是想让他和家里的狐朋狗友彻底断了联系。放这件事,程家老爷子和卫总的父亲是知晓的。但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你怎么想是一回事,别人又怎么看是另外一回事,任何事情都夹不住别人处心积虑的揣摩。

所以卫总一回去,双方就僵持起来,卫总的父亲是不可能见了刘胜利的面,就对陌生人说出家族这些隐秘的,但不让自己的儿子也进去,这个目标是明确的。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卫总的父亲准备拿出一部分钱来,通过刘胜利向送出去,把卫总保出来。

但这个方案的第一时间就被派出的工作小组负责人,反贪局副局长否决了。副局长说:我们是执法人员,拿着你们的钱再去行贿,罪加一等。最后还是宋慧丽的协调起了作用,卫总老家的公安再三斟酌,还是把卫总放了一马。

刘昆说:卫总现在人自由了,但是,春节前他不会回来,他要在老家处理他家族内部的事。

赵明山听了刘昆的汇报,说我知道了,你把情况向书记汇报一声,但你的工作重点还是要放到加工厂建设上去,要争取在三月份开会的时候,整个林果基地建设大的框架要出来。

上午快下班的时候,刘昆接到了潘大平的电话,一定要请刘昆吃个饭,还说是他和刘瑞共同的意思。刘昆怎么推都推不过去,只好约上周大毛,白玉茹几个一起去了。吃饭的时候,刘昆倒是再没有说这些事,但潘大平却被周大毛毫不客气的训了一顿:你个潘家小子,也就是刘瑞这么善良,要是我早把你踢一边去了。就这个德行和品质,还天天想着升官,你升官就升官,走正路也行,还有拿自己老婆要挟的吗?就刘瑞这样的老婆,你上八辈子烧了高香,前三辈子打着灯笼,才让你这个瞎驴碰到草垛上,你还嫌三嫌四,还动手打人,我告诉你:刘瑞,我,刘秘书长,我们是三岔口的异性兄弟,我要是再听着你欺负刘瑞的话,我保证,我把你的牛黄狗宝给割了。

潘大平是知道周大毛的,也明白他们三个人在三岔乡一块工作,更明白这个市局局长的公子这几年来在天州市闹出的动静。说到底了,潘大平不管心里有多么龌龊的想法,但他毕竟是一个有文凭的人。文凭这个东西,在大多数时候,给人的只是一副眼镜,并不能给人多少城府和胆略。说到底,出生农村的潘大平,还是一个小心怕事的人,让周大毛劈头盖脸的一顿抢白,如坐针毡:大毛哥,这次我真的错了,我向你保证,我会把她当先人一样看待。

周大毛被气笑了:你把她当成先人,那你的意思我们就都是你先人了?

潘大平一点都不尴尬:都是我的先人。

因为喝了几杯酒,大毛好不容易跑出来,就又有了托辞,拉着刘昆不走在饭馆里海阔天空的聊天。白玉茹向刘昆使了几次眼色,刘空都装作看不见,自己只好气鼓鼓就走了。实际上,刘昆是想回去见白玉茹。白玉茹下午打过电话了,保姆家里临时有事,晚上不回来,你妈说好长时间没有陪过小铃铛了,要回去一趟,我要洗澡。

所以刘昆的心里早就蠢蠢欲动。白玉如一走,刘昆就给周大毛说:赶紧回家,再在外面偷着喝酒不回去,小心回去小陶让你跪搓板。

周大毛说:我现在谁呀?她敢让我跪搓板,我就……牛还没有吹出来,自个的电话响了,忙不迭的接起来:老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