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事出意外(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20 字 4个月前

卫总是在中午时接到周大毛电话的。周大毛在电话中很是焦急:卫总,卫顺被外地警察带走了。

卫总心里一惊:怎么回事?

周大毛说:你们老家来的,事先没有一点预兆,我们正在吃饭,进来三个人叫了一声程顺,卫顺应了一声,就给铐了。

卫总有点不太相信。按理说,老家那边的事,家里是摆平了的,就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会提前通知自己,不会什么消息都没有。卫顺到天州以后也没有犯过其他的事,怎么老家的警察就突然冒了出来。真是咄咄怪事。

连忙给家里打了电话,父亲说这边没有什么消息。但人被警察扣走了,却是真实的事,只好回头又联系周大毛,让他想办法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卫顺被警察带走,那是他咎由自取。但父亲的一句话,却让卫总恍然大悟,让他把卫顺带来,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父亲在电话里说:这件事,你自己要考虑清楚,我给你保证,绝对不是老家的警察干的。让你带他去,就是不想让他进去受苦,这件事不光是我跟你哥知道,你爷爷也是知道的,你连自己的这个小辈都护不住,想想吧,家里那些小辈会怎么看你?

小辈们怎么看都无所谓,改名卫顺只是顺嘴而已,惹恼了家里的老祖宗,先不说将来能不能成为家主,去掌管那数亿的家族资本,要是有人从中作梗,不让周家继续投资,这才是要命的大事。

可是谁又这么狠,捅自己这么一刀呢?思来想去,不是冲着卫顺来,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冲着卫顺来,家里肯定事先会得到消息。冲着自己来,一个是和自己争夺家主的那些兄弟,另一个就是自己的仇人。可是脑子里过了无数遍,自己也没有得罪过什么人,莫非是白玉菇?

如果真是这个女人,那这份心机就有点太深了吧?可白玉茹有这么做的必要吗?就是自己亲手把她推到了刘昆的怀里,那也是为了幸福,不至于这样背后下刀的。

那剩下的知情人就是刘昆了,如果是刘昆,这是要破釜沉舟了吗?他难道自己不清楚自己手里掌握的证据,只要是捅出去,没有十年八年,他能出来吗?其他的他会不顾及,连他刚出生的儿子都不想要了吗?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刘昆却打来了电话,一点都不做作的说:听大毛说卫顺被抓了?

卫总说:我也是大毛刚打的电话,具体情况还不清楚。

两人的电话还没有打完,有人找上门来了,虽然穿着便服,但很善于观察人的卫总,还是发现了来人肯定是穿制服的。

来人亮了一下证件,一口卫总无比熟悉的家乡话,就让他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我们有事需要你的配合。

来了三个人,一个站到门口就没有进来,一个径直坐到了沙发上,另一个站在卫总的办公室二米开外的地方:我们刚刚抓了卫顺,想核实一下他是怎么到天州来的?和你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改名叫卫顺?

和体制内的人打惯了交道的卫总,还是第一次以被询问者的身份对话:这…我…欢迎家乡的人来到天州,请坐,我给你们煮茶。

男人一脸严肃:我们只是核实一下情况,还请你配合我们。

这个时候的卫总犯了难,他不是不懂法的人,他知道法律里面有一个罪名叫包庇,他也知道,这些人问他的这些话如何回答都是坑,但他表面上还是强作镇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能在这里见到家乡的人,我还是蛮高兴的。请坐,我肯定会配合你们的调查的,但这不影响你们喝口茶,润润嗓子呀。

来人相互看了一眼,还是给了卫总面子:既然卫老板这么说,那我们来聊聊好了。我们是市刑警支队的,程顺在老家牵扯到一些案子,我们发了通缉令的。你和我们说一下,他来天州的经过?

于是卫总从最后一次回老家开始说起,说是老父亲不想看着这个孙子天天无所事事,让他领过来教着做生意。至于在老家犯过的事,和泰山闹事的情况,却只字不提:你们也知道,我们这些出门在外做生意的,最多一年回一次老家,家里孩子们的情形真的不太清楚。

来人说:卫总,你也是在外面逛了多年的人,你觉得你说的话,你自己相信吗?带着出来做生意,没错,老家都是这个传统。但为什么要给改个名字呢?你可要想清楚,包庇是触犯刑律的。我们也了解了一下你的情况,不为难你,你在这里也家大业大的,给你半天时间吧,把公司的事安排一下,跟我们回去,至于你的这种行为,算不算包庇,这不是我们说了算的事。

这个时候卫总才清楚,卫顺被抓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搞不好自己要跟着受牵连的。

卫总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叫白玉茹和周大毛回来,在等他们俩回来的时候,卫总问那个带头的警察:我给我父亲打个电话说一下这边的情况,可以吗?

带头那个警察说:你们家族我们是清楚的,打电话可以,但是不能牵扯案子的事。卫总想了想还是算了,还不如趁这个机会把刘昆拉进来,又征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