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醉翁之意(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34 字 4个月前

刘昆妈没有想好和刘昆怎么说暖暖的情况,倒是和张畅说了:这个孩子现在心思挺重的。

张畅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事,可眼下这个情况又有什么办法?

这面刘昆妈和张畅面面相觑,拿不定主意,刘昆那面却完全蒙在鼓里,根本没有发现自己家里充满硝烟只差一个点火的捻子。

单位上的日常工作已开始上手越做越熟,林果公司在大毛的折腾下,也是一天一个样子。经过赵明山协调,储存和加工基地还是放在了天州区,赵明山是这样给西川县解释的:我们眼光还是放大一点,放远一点,多从企业的实际去考虑问题。林果公司应该是带动全市农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天州区比起西川县来,不只是位于我们天州市的地理中心,无论从公路,铁路还是将来的空中运输,都有很大的便利条件,从当下来讲,西川县是少了一部分投资,西川县为全市人民做的这份贡献,市委、市政府是记得的,也会在其它方面予以倾斜。

因为市长的直接表态,天州区白捡了个便宜,所以在规划、土地等各项前期工作中,都是快马加鞭优先办理,不到一个月时间,三通一平已开始进入倒计时。

和卫总的合作也是蛮愉快的。韦总告诉刘昆杨永亮的事情时,是在关口镇陈冬梅的办公室里:杨行长说了,哪天请我们吃个饭呢。你哪天有空闲的时间给我说一声呗,还有,到时候把我们的美女书记和常局也拉上,好长时间没在一起热闹热闹了。

其实,陈冬梅在杨永亮上任不到三天,就得知了消息。一个正科跨级升为正处,别说是体制内,就是直属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也是不多见的。所以陈冬梅听了卫总的话,肯定是明白酒醉之翁不在酒的意思,于是马上说:这个局还是我来组吧,你们都是我们关口镇的贵人,地主之谊还是要的的。

卫总不只是点了陈冬梅一句,也是在告诉刘昆五宜居的计划开始顺利实施。

回天州的路上,卫总向刘昆说了给杨永亮办事的始末。当然,在五宜居冰清别墅的过程是一笔带过的,只是说从外地雇了几个学生而已。但卫总接下来的话,就有些让刘昆心惊肉跳了:咱们是不是需要分一下工,你牵线我操作。

车是卫总开的。两个人需要商量事情的时候,是不喜欢第三人在场的。坐在副驾的刘昆,看着前面黑黝黝的夜空:我手里好像没有那么多资源可用。

卫总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你还是没有找到窍门,或者说自己不用心。就拿天州市来说,市委市府下属的几十个部委局办,哪个班子成员不是四五个?六县三区一百一十七个乡镇,正科副科加起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些人哪一个不想削尖脑袋向上爬呢?其他的你不用管,和管组织的领导搞好关系你就赢了主动权。前两天你们通报的那个陈松世,你应该好好琢磨琢磨。人家能干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干?

刘昆只好嘴上敷衍:就按你的意思办。可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五味俱全:且不说自己有没有能力办这些事,不得不说,自己己被卫总不动声色的拉上了船。可这上船容易,下船却太难,占过的便宜,吃过的饭,仅仅就这些,都是刘昆还不完的债。何况,还有个白玉茹夹的中间。自己醉酒住宾馆的事,外面吵得议论纷纷,卫总却没有一个字的表态,按照卫总这颗精明透顶的化学脑袋,你要说没有什么怀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唉,真是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短啊。

不料分手的时候,卫总的话让刘空彻底傻了眼。卫总说:还有几件事应该和你沟通沟通,一个是对那个李总如何处理,是剥光了送进去,还是栓紧了使唤,你要表个态。还有一个是书记不止一次的问过张畅在哪里,让我打探打探,我都给推了,我觉得他好像发现了些什么,下一步这个戏该怎么演?你的早做打算。还有上次拍了照片的那个人,你不能以为事情就过了,就过了,就怕是有心算无心啊。还有,你不应该让你妈和张畅走的那么近,应该说到了这个地步,你老婆是应该有些反应了,加上恒顺宾馆这么一闹。不管怎么说,后方还是不应该出问题的,否则所有的事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刘昆到家门口下了车要离开的那个当间。刘昆还没有回过其中的味来,卫总指了指窗户:暖暖还在等你呢,别往心里去,我只是提醒一下,有时间了咱们再细谈。

说完这些话,卫总竞自己开车走了。刘昆抬头看了一下自家的窗户,竟然有一丝愧疚涌上了心头。

和往常一样,习惯了刘昆晚回家的暖暖,照顾好女儿睡觉后,自己总要卧在沙发上看一阵电视。等待为了妻女在外奔波的男人回家,对于暖暖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最近的情形有些不一样,往常,只要是刘空一进门,在嘘寒问暖的同时,暖暖总要去摆好拖鞋、接下刘空手里的包和外衣,然后挤牙膏倒热水,似乎刘昆回来,家里面就有了温度。

这些事自然还是要做的。但动作有些机械语言有些僵硬,连暖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