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赵市长表态(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44 字 4个月前

对这个当了十几年处级干部,忽然时来运转,不到半年时间就连升两级的市长,天舟官场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在纷纷猜测赵明山走了什么狗屎运的同时,也在拭目以待。当然,现在还是代市长。

赵明山在天州官场素有油条之称,表面上这个绰号贬义十足,但真正知道油条这个含义的人却不多。事实上,除了说他油盐不进,原则性太强以外,还有万金油的意思,是说他党政岗位、基层机关都干过,还有救火队长的那么一点味道,哪个单位工作滞后了,哪个工作推不前去了,就会派他赵明山去。而奇怪的是,只要赵明山去了,虽说不是立竿见影见效果,但总体情况就会稳定下来。

林果基地村民毁约的事,是赵明山代理市长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表面上事情不大,不过是一个合同纠纷问题。但关乎到天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个布局,毁了一份合同不要紧,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这不仅关系到即将到来的人代会上他这个市长能否取掉“代”字,而且对全市的经济发展布局都可能产生影响。

赵市长的话讲的很慢却很有分量:刘昆同志刚才的发言,讲的很好,点出了这个关键问题,作为政府部门,特别是执掌这些部门的同志们,我们在招商引资工工作中,如何围绕市委,市府年初的工作安排和发展目标,去给自己定位,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后主观能动性。

首先,林果基地第一期种植目标,在国庆节前后,己和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农户签订了协议,那说明了一个问题,农户对这个协议是认可的。可为什么过了一个国庆节,农户又提出了异议要修改协议条款?是投资者有故意欺诈农户的行为,还是农户真的认为不合理?但据我了解的情况,这份协议是经过第三方公证的,而且作为当时西川县的县委书记,事先我是让律师从法律角度审核过的。

其次,大家心里谁都清楚,现在的农业情况是,在现有的生产模式和结构下,己达到了顶峰。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我们的种植净收入,能达到收支平衡,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在这份协议中,林果公司在前三年的发展期内,给农民的补偿价格,是扣除种子化肥这些显性因素外的,也就是说,林果公司在免费提供苗木、技术的前提下,已经考虑了管护等人工费用。换一种说法,把补偿金变成租金,这个租金的标准高达每亩三百二十元,我们天州区种植蔬菜的土地流转价格也不过一百元,那么这个租金依据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第三,以土地整体入股林果公司的问题。这个思路倒是有点新意, 但是牵扯到土地所有权等法律法规的问题。不知道我们的政策研究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有没有专门的研究过这个问题,是不是符合国家政策?又如何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去规范和引导?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牵线搭桥作用。说到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是政府最主要的工作指向,在具体的工作中,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充分领会国家政策,在具体工作中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围绕全市工作一盘棋这个思路,扎扎实实去工作。

刚才听了同志们的汇报,如果说作为村一级的管理者,为村民们争取一些既得利益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我们的干部,特别是一些负责同志,用屁股向哪歪,来对待和处理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的一些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对的,是错误的,对我们的整体工作是有害的,更是不符合市委,市政府发展经济,搞好服务这个总体目标的。

我们把话倒过来讲,林果公司一期投资概算是六千万,包括在三年内种植成优良品种的苹果、蜜桃、樱桃和梨各二千五百亩,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储藏量不少于一万吨的恒温库二座,鲜果包装生产线一条,果汁生产线一条。如果这个目标实现,我们先不去说能创造多少GDP的问题,难道说荣德公司要从外面去招收工人吗?难道说,恒温库和生产线仅仅只是为了关口镇这一个地方的水果产量吗?就从这一件事,我们的胸怀、眼界是远远没有人家润德公司的宽广和远大的。说白了人家企业的目光并不仅仅限于关口镇,而是在为我们天州这个六山两水两分田的地方谋算。

可我们做的什么?赵明山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嫌这块肉太肥了可自己又吃不上怎么办,就打着帮别人出谋划策的名义教唆别人,拔毛放血,居心何在?

我形容一下这种人,穷地主的馊管家,名义上帮着主家出谋划策挣钱,实际上,挖空心思害主家。不是吗?拿着国家的钱,干着公家的事,名义上在帮扶群众,实际上呢?把这个项目搅黄了,即影响政府招商引资又害了群众发家致富,但不影响你升官发财是不是?

下面我安排一下下一步工作,既然市委市政府派出了工作组,就要把工作完成才是,但是这个工作组要调整一下:以市委办行风整治办公室为主体,刘昆同志任组长,全面负责关口镇林果基地纠纷处理,增加市委市府政研室,农业局和西川县的几位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那个农业局的副局长刚才不是讲了要维护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