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谈不下去(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38 字 4个月前

虽然满肚子不愿意,刘昆还是带着政研室、农委、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上午就进驻了关口镇。

走之前,书记、市长委托宋慧丽专门把工作组的同志们召集在一起开了会:这不仅仅是舆情问题,更主要的是关系到我市农业转型的大事。天州虽然在六十年代有一批工业企业迁入,但从根本上讲,我们还是个农业大市,除了天州区,其他六县两区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市上之所以在林果基地上下这么大功夫,就是想在农业转型上探索出一条新路。从这个角度讲,天时地利天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上有国家政策支持,下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只要我们做好了人和这件事,林果基地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希望同志们俯下身子,不仅仅是把情况摸清楚,更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充分协调好企业和农户关系的基础上,不要只限于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为我们天舟农业的发展搭建出一个全新的框架来。

会后,刘昆专门去了书记、市长和秘书长的办公室。书记说:谨慎对待,处理彻底。宋慧丽说:把重点放在协调润德公司和村民的利益冲突上,哪怕是做一些眼前利益上的让步,也不能形成群众上访等群体事件。而赵市长却说的更加明确:表面上,这是个利益分配问题,但为什么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暴露出来,而现在提出了这么多质疑,这个问题要引起你的高度重视。既要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又要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伤害,更要防止背后有人戳事弄非。我会安排有关部门也做一些了解的。一定要记住,不能顾此失彼,只顾眼前,这是原则问题。

陈冬梅赶到市上时,向宋慧丽和在座的各位领导汇报了自己掌握的情况:过节前就有一些说法的,我也安排有关同志做了解释,但工作没有做细做好,主要是我没有足够重视,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当着其他人的面,宋慧丽只是冷哼了一声,等孙慧丽给叫来的人把工作安排停当,各自领命而去,宋慧丽才把陈冬梅和镇长,主管,镇长叫到办公室开始发脾气:你以为你说个承担责任,你就能承担得起吗?既然事先已发现了苗头,为什么不提早处理?事情发生了,不是赶到一线去处理问题,而是跑到上面汇报情况,你以为你做的对吗?说难听一点,你这是不负责任,是逃兵。假如说就在你离开的这段时间,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发生了新的问题,谁来出面谁来处理?我让你抓紧了解情况,你以为你自己很了解,是不是?还把镇长和主管副镇长都带了出来。怎么,怕一张嘴说不清楚?三张嘴一起怼我吗?幼稚。

宋慧丽这是第一次对这位自己颇为欣赏的女下属发脾气,陈冬梅年轻肯干有上进心,但是真的缺乏在基层一线处理问题的经验。所以他借机对陈冬梅进行了一番敲打,并让他们马上回去组织镇上干部进行调查了解,争取在市政府工作组进驻时,能够提供全面尽可能详细的信息。

工作组的规格还是颇高的。除了刘昆这个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其他部门来的基本上都是各部门的分管副职,这让刘昆有些头疼,照本宣科念稿子,这些人可能念的抑扬顿挫,坐在主席台上讲话,也可能讲的声情并茂,但要他们做具体工作,刘昆心里还真的有点不踏实。且不说会不会做,能不能做的问题,仅仅是资格老这一条,就不是刘坤所能指挥的了的,所以他走的时候特意向宋慧丽要求行风整顿办公室的全体成员参与此事。

宋慧丽揉了揉太阳穴:这茬我还真没注意。你们办公室的人可以先去应这个急。

事实上,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刚开始只是几个在外工作回乡探亲的关口人和家里人一起聊起了这件事。有两个人是在一线城市打工的,他们说在一线城市,新鲜水果的价格可是不一般的贵,如果说这个事情真办成了,我们的收入会提高很大一截的。于是闲来无事的人,就坐在了一起开始算账,怎么算怎么都觉得不合适,林果公司有周扒皮的嫌疑。于是这个事就一传二二传三,小事变成大事。更为凑巧的是写这个稿件的记者也是村上考学出去的。他们觉得农民才是土地真正的主人,只有参与到整个经营过程中去,才能够体现自己的主人翁作用。于是几个人带头,把心中的疑问写成了书面材料,签字画押的农民并没有深层次考虑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只要能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利益,总之是没有坏处的。

而那个写了稿件的记者,在总编要求进一步核实后再发的情况下,私自做主把文章再网络上发了出来,还美其名曰:为家乡农业发展助力

所以调查事情的过程很简单,但回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却不容易。任何事情,只要和个人的利益连在一起,且认为大多数人有理,那是不能轻易说服的。更为麻烦的是,在整个关口镇,算得上德高望重的杜老汉,也成了众矢之矢。大家都说,只是给你修的那一院房,凭你那三亩地,几辈子也是挣不出来的。

问题找到了,却没有好的办法处理。这让刘空懊恼不已,卫总也没有办法,毕竟他是商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个底线也是红线,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