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宋慧丽挨训(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16 字 4个月前

吃过团圆饭,老爷子说感谢各位,陪我们老俩口在天州过了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国庆和中秋。希望明年,我们还能在一起。

卫总说:要不明天我安排?老爷子摆摆手:明天我们老兄弟俩聊天,你们各忙各的,谁也不用来,来了我也不见。哈哈,天天陪我一个老头子有什么意思,通通各回各家。

所以第二天连刘昆都没有让去酒店。下午联系的时候,宋慧丽说:临时决定,走了。

刘昆、张畅、卫总夫妻一起吃下午饭的时候,张畅说出了对五宜居的担忧,卫总正夹了一块排骨往嘴里塞,听张畅一说,竟然忘了往下咽。

能够陪着宋慧丽父母吃饭,是卫总想都没有想过的事。但这个关于五宜居的信息却让卫总有些头大。这个项目他筹划了好多年,最初的目标是针对先富起来的一些人的。做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比谁都明白用别人的钱赚钱才是赚钱最快的,没有哪一个人能穷尽世界上的财富。他以为,持续不断的全国性房地产升温,最终都会有一个临界点,做为最看重亲情的国人,让自己、孩子居住有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迫切的需求,但是,当有一天这个需求满足以后,那就是追求更好更大更多。而天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虽说眼下有交通不便等许多的不便,但从长远看,潜力还是很大的。

在逐步完善这个计划的过程中,卫总的心里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想把原来的一次性交易变成滚动发展的一个平台,与其说建一个高档别墅群卖了,还不如把有能力的这些客户变成股东,让大家的钱集中起来一起赚钱,把资产变成资本,岂不快哉?

但几年间做的很费力,虽说有钱人越来越多,但有超前意识的毕竟还是少数,而且卫总的条件很高:个人身价不超过九位数的不考虑,出资千万是硬性条件之一。

另一个问题是土地问题,自己瞅准的莲花山是自然保护区,别说是大规模搞开发,动一草一木都要批准文书。更难的是值得联手的政界人物,总是找不到符合要求的人选。对于国内的体制,地方官员总是走马灯一样的轮流,有能力有水平有背景的人,要不了三五年就会调离,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能够在一个地方长期任职的却不足为用,不堪大用。而整个计划中,政商合一,才是最核心的。

所以,卫总的目光不只是瞅着那些在位的,也在瞅着一些可能的潜力股。张畅的出现,让他眼睛一亮,三十岁的正处级基层女干部别说全省就是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于是下决心才启动了这个项目。

可项目启动了,也和张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谁知道这个女人却不按常理出牌,竟然无心于事业,别出心裁的去生孩子,好在从外围得知了刘昆和郭虎的关系,且刘昆虽没有那么耀眼的条件,但还是具备了一个黑马应有的基础。可现在,刚把腿伸出去,脚却不知道该如何落地了。

吃晚饭的时候也有点怪,宋慧丽介绍很简单:我的父母都退休了,国庆节出来走一走。而对其它所有人的只介绍姓而不多说一个字,比如介绍到常亮,就说这是小常,唯独说到自己时却变成了润德公司卫总,林果公司和五宜居都是他的手笔。刚开始感觉是没有见过面而特意说的,可张畅也没有见过,怎么还是小张?特别是老同志看他那一眼,目光如刀刃一样,似乎能把他衣服割破,脑袋刨开,脑袋深处的想法看穿。不是疑心重,而是卫总的第六感有些太强了。

本打算第二天回请一下,毕竟这种机会不是想有就有的,所以,敬酒的时候卫总除了客套两句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话以外,特意说了方便的话,明天请老先生给个机会,一起过十六的话。老人家不只是喝了自己敬的酒,还鼓励好好干,多造福桑梓的话来。

桑梓?桑梓!卫总回味着与老先生见面的每一个细节,想到这里,突然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老人家并非天州人,用桑梓二字,是不是在提醒自己不仅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而且在天州要把自己当成天州人看。

想通了这一点,卫总长呼了一口气,对刘昆和张畅说:五宜居,我同意出让。

同一时刻,秘书长、周局和郭虎、宋慧丽却聚在天州宾馆后楼的套间里,聆听着老爷子的教诲。离开天州阁入住天州宾馆,都是老爷子自己定的:既然过不了想过的百姓日子,那麻烦别人还不如麻烦自己。

先是周慧丽挨了一顿训:让你搞个农家院,你给我搞来个带枪的老板,只知道自家方便,却不知别人辛苦。接着是秘书长和周局,我把丫头放这里,不是让你们呵护,而是让你们一起干点实事。啥叫实事,同心同德,为民造福。可你们呢?脱了军装就不认识老子,小周是不知道,你赵明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吗?十年不和我联系,你以为你悄悄藏下我找不到你?一个林果公司,还拉什么外资,你们的嘴长在屁股上了么?胆子大到在保护区内修私人别墅,为什么不去修路?政协副主席当间谍,县委书记贪污上千万,天州官场让你们搞成什么样子?

……

赵明山和周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