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胜利和常亮(1 / 2)

名利尘烟 抠叔 1002 字 4个月前

卫总说:一起去玩的事你再考虑一下?节假日路上车多,景点也是,去哪都是人满为患。安全问题、兴趣不一不说,还人多眼杂的。按我说不如就去我的小院,必须见的人在一起聊聊天,不想见的就说去了外地。如何?

刘昆问暖暖:卫总的建议如何?暖暖说随便。又问小铃铛,小铃铛说我要去北京看天安门,不料刘昆妈说:好,奶奶陪你去,国庆节去。商量五一的事呢,谁也没有想到先把国庆的事先订了。

刘昆对卫总说:那好吧,暂时这么定下来,明天联系。其实,刘昆是想征求张畅的意见。

常亮出来后并没有回西川,而是跟着刘胜利回了家。这次夫妻俩人一起升正科,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喜事,所以,夫妻俩就不能免俗的想感谢一下给了自己机遇的人,两口子凑了二万元,分了两个红包,结果是一个都没有送出去。先去给赵书记送,话还没有说出来,就让赵书记一顿猛尅:老子要是收,十年前就是百万富翁,老子要是送,十年前就是厅局级。你还是我的兵,就这么看你老领导吗?要不是你媳妇在,我踢你个熊兵。告诉你,想好好干,就不要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事,让我发现,第一个开了你!灰溜溜的出来,又拉上刘胜利去了刘昆家,又是一个结果。两个人茫然了,现在的官场还有这么不入流的人吗?想当初,做为刑警队长的常亮因为缉毒案立功,被省厅点名提拔使用,结果是过了一个春节,没有去县委书记和局长家里拜码头,就从分管刑事的副局长调整成管行政后勤的副局长。陈冬梅也是一样,从一个表现出色的中学老师提成了县妇联的副主任,后来又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关口镇排名最后的副镇长,谈话时都是说工作需要,当妇联主任陈冬梅能想明白,自己占了大学文凭无党派人士的光,可去关口镇,还是说工作需要,这就有些匪夷所思。后来就有人点拨: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才明白是跑的不勤,基本不送的原因。这次因祸得福,老团长当了书记,刘昆又帮陈冬梅打破了工作僵局,而且,赵书记话里话外,连他当书记都和刘昆有关,就有了感谢之心,可进了两个门,挨了两顿训,两个人又迷茫了。

刘胜利和常亮的关系始于常亮立功那次,背交给对方的经历让两个人成了肝胆相照的朋友,找刘胜利去见刘昆前,刘胜利就说你要去送礼可能就找错人了,可常亮不相信,结果和刘胜利说的一样,所以要来问个究竟。

刘胜利结婚己三年,还没有小娃,按自己的说法是没有玩够,事实上是怕自己万一有事,苦了妻子吴建平,对于一个长年在缉毒一线的警察,这也是说不出口的心结。建平是幼儿园的老师,和刘胜利属于青梅竹马那种,性格温顺,待人和气,虽知道刘胜利的想法,却拧不过刘胜利的性子,只能顺其自然。

吴建平炸了一盘花生米,切了一盘变蛋,刘胜利和常亮就喝了起来,两个人喝酒有些奇怪,别人要猜拳玩牌争个高低,可他们两个人一瓶酒一分为二,谁喝谁的。

胜利,你和刘昆在一起时间长,人家说伸手不打上门客,抽烟不落一人愁,可为啥我就烧香摸不到庙门,烟香飘不到心里?赵书记哪里我能理解,一直拿我当半个儿子看,可这个刘昆怎么就云里雾里的看不明白?常亮抿了一口酒。

刘胜利把玩着手里的杯子:我和他认识就是到作风整治办公室的事,这个人挺入乡随俗的一个人,可心里公私分的很清楚,我们办公室一起吃个饭,从来没见过他报销,别人请他吃饭,总是推三推四,平时不轻易流露心思,表面上一团和气,可办事极有分寸,和谁都客客气气,真正关系铁的没几个。记得大毛不?就是他关系最好的兄弟。还有曹玉跟踪那件事不?谁都知道曹玉压了他好多年,可他还是把这么好的报复机会放过了,给我的感觉是城府很深,心机不浅,善于收拢人心。

我也有这个感觉。陈红梅插话道:第一次去关口,是跟着市上领导去的,几乎没有说话。第二次你们俩一起去,话不多,可办事真的有板有眼。按理说,他是去搞调研的,根本不用插手镇上内部的事,可他不只是插手,还把那些人狠狠地治了一顿。今天早上,他让我准时开广播就行,不要管谁迟到谁不来的事。结果八点一点半,老杜就跑到我办公室一个劲的检讨,说是昨晚失眠,睡过头了,以后坚决改正,千万不要在广播点名。他对人心的把控真的太准。

一瓶酒喝完,常亮告辞,说是要回去,过节有活动一定不能落下他们。胜利说喝酒不开车,常亮哈哈一笑,指着陈冬梅:我有备驾。陈冬梅抬脚就是一下:还备胎呢。

刘胜利他们捉磨刘昆的同时,刘昆又和张畅通了电话,说了卫总的意思,实际上张畅并不特别想去旅游,只是想和刘昆独处几天,许是有了做母亲的想法,依赖思想就多了一些。但考虑到刘昆的实际情况,丢下家人和自己出去还是有些内疚,就同意了刘昆的安排。但是,提了一个要求,她晚一点过去,让卫总当着暖暖的面提出接她。

刘昆又给卫总去了电话,说明天下午全家就过去。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