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此女心机颇深(1 / 2)

她凤眸微眯,眼中闪过一丝暗芒。

沈聿舟要是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白月光,背着他另觅高枝了,不知该作何感想?

她甚至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沈聿被刺的反应。

脑海中也跟着冒出一个杀人诛心的念头。

上一世沈聿舟之所以对徐茹月恋恋不忘,是因为徐茹月死的早,爱而不得已成执念。

而徐茹月本就心机深沉,不甘人后,只怕两世的真心都寥寥无几。

她倒要看看这一世没了她这个挡路人,他们这对貌合神离的痴男怨女能走到哪一步。

亲眼看着自以为不染凡尘洁白无瑕的心上人变得面目可憎,不比直接杀了他更有意思吗?

王皇后见女儿神若有所思,顺着她的视线缓缓看去,询问道:“此女有何不妥?”

楚黎乐收回思绪,放下册子,指着徐茹月的名字,不假思索道:“这个徐茹月就是沈聿舟那个心上人,此女心机颇深,显然奔着荣华富贵来的。”

楚黎乐是断然不会让徐茹月祸害到他的兄长的。

王皇后不以为然,这深宫大院,又有几个女子不是奔着家族荣耀,荣华富贵而来?

呷了一口茶,笑着打趣道:“我说呢,原来是的罪过我们长公主的人。”

楚黎乐神情严肃,“母后,我没跟你说笑,你赶快把这个徐茹月划出去,要是被哪个不长眼的皇兄看上了,日后不得安宁,母后可别说我没事先提醒过。”

王皇后哭笑不得,“要论不长眼,谁也比不过阿洵那小子。”

楚黎乐被王皇后这不上心的态度急到了,语气加重几分:“母后,你……”

王皇后见楚黎乐一脸正色,又要开始上纲上线,岂会领会不到其中的深意,先发制人堵住了她后面要说的话。

“行了行了,母后知道了,把徐茹月划出去,这就办,喻臧。”

喻臧是王皇后身边最得力的姑姑,从小一起长大,默契十足,仅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微微俯身后,朝司礼监而去。

王皇后揶揄道:“可以放心了吧,长公主。”

楚黎乐这才面容有所缓和。

王皇后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浅笑,她这四个孩子,除了楚洵乐天达观,藏不住心事,其他三个,都有些少年老成,搞得她时常还被他们教导做事一样。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性格沉稳一点,更能冷静地应对各种挑战。

楚黎乐也没了继续坐下去的心思,临走之前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那便是荣国公府嫡女魏书意。

也是沈聿舟指腹为婚,后又被他退婚的前任未婚妻。

上一世,魏书意被退婚后,费尽心机成为了楚昭的太子妃。

她上位后,与楚黎乐极为不对付,说是两人互掐了半辈子也不为过。

那是因为楚黎乐曾经做过一件极为不道德的事。

有一次楚黎乐被沈聿舟不分青红皂白就为徐茹月打抱不平的举动气炸了,随口说了一句‘你得罪的人那么多,凭什么就怀疑我一个?荣国公府的魏书意还被你退过婚呢?你怎么不去怀疑她?’

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怎的这句话就像是长了腿似的,突然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魏书意本是郢都有名的才女,最是温婉贤淑,无形中就这么被折损了名声,被人指指点点,以至于她从此对楚黎乐怀恨在心。

楚黎乐在得知前因后果后,觉得是对方心眼小,小题大做了,但还是主动去化解过矛盾。

当她拿着西域进贡的夜明珠去找魏书意赔礼时,不曾想,对方表面化干戈为玉帛,背地里却一副小人得势的架势,对着下人口无遮拦笑话楚黎乐捡了她不要的男人,做尽倒贴之态。

楚黎乐气愤不已,觉得这种两面三刀的女人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兄长。

于是两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开始了各种明里暗里的较劲。

魏书意也不负众望,荣登楚黎乐最讨厌的人排行榜前三。

可就是这个让她讨厌了半辈子的女人,在楚昭病逝后,心灰意冷,不顾尚在襁褓中的幼子,毅然决然跳进火海殉情而亡了。

上一世,她觉得魏书意这种女人,心机重,心眼小,目的性太强,心里是不会有爱的,有的只是成为太子妃,日后再成为皇后的野心。

却从来没想过她对楚昭的深情,会到达与对方生死相随的地步。

她甚至现在还记得,魏书意站在火海里凄美绝望的画面,她说她是幸福的,因为她一生都在得偿所愿。

后来楚黎乐在魏书意的遗书里,方才得知那句话含义。

原来楚昭是她从小便埋藏在心底喜欢了好多年的男子。

重来一世,她希望魏书意能够早一点达成心愿,就当是报了当年她无心之失的欠礼吧。

“母后,荣国公家的嫡